這是製伏關羽用的一計。諸葛亮為了統領全軍,使眾將聽從信任,必須用智慧製伏全軍主帥——關羽,用自己的神算叫他們贖的心服口服。
諸葛亮出茅廬,一介布衣,寸功沒立,憑借三寸之舌,統領全軍,誰人能服?《隆中對》寫道:“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複言!’
羽、飛乃止。”劉備一席話能說服眾將嗎?隻是不言罷了。名聲遠揚、久經殺場的關羽怎會把一個布衣說客放在眼裏?所以諸葛亮在截殺曹操之中用了一石三鳥之計,不但製伏了關羽,而且統領了全軍,使眾將佩服的五體投地,也顯示了自己超人的智慧。
諸葛亮雖說製伏了關羽,但放跑了自己的真正的敵人,失大於利啊。韓信為了統領三軍便做了一個“殺雞給猴看”“殺一儆百”,沒有殺一個人,便嚴令軍規。諸葛亮不是為劉備打天下,而是在玩遊戲,怕“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七出岐山就是為了兔不死,狗不烹。諸葛亮在《隆中對》已道出:“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裏,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從這句話中,諸葛亮隻想做到三足鼎立局麵,對稱霸隻是一筆帶過,是不想稱霸中原,因為他沒有這麼大的野心。《出師表》寫道:“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谘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諸葛亮隻想“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會學韓信“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而韓信他不想沉淪,野心極大,投項羽,投劉邦,要顯示自己的奇才,所以張良道出:“此人用則重用,不用則殺之”也道出韓信的野心。而諸葛亮隻是“苟全性命於亂世”。
諸葛亮是個書生,仁善,不想殺太多的人,自己也不想被他殺,所以他不想稱霸中原,又怕“兔死狗烹”,隻好進攻中原,做到“兔不死,狗不烹”。又怕奸人陷害,便寫了《出師表》給劉禪,告訴劉禪說:“我是百姓,不想做官,是先帝三次請我,被我感動,便效勞先帝,我任命二十一年,鞠躬盡瘁,先帝臨終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我,我為了複興漢室,率領全軍北平中原。你不要聽信讒言,說我獨攬大權,想篡奪皇位。”他北伐失利,無功而反,又寫了《後出師表》以保自己平安,不被他殺,為六出祁山無功而反打好基礎。(留言請到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include
virtual="/fragment/6/3236.html"wap_17K [http://img.17k.com/images/ad/qrcode.jpg] *
掃描二維碼關注17K小說網官方微信,最新章節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
*
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wap_17K”關注我們。
*
回複"大獎+你的QQ號"參與活動。10部iphone6,萬名QQ會員等您來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