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了又能掌握大權,又能不被他殺,又能落個輔助幼主的好名,便想出以攻為守、以退為進的計策。“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叫他鳥不盡,弓不藏;兔不死,狗不烹。沒有鳥去尋找鳥,沒有兔尋找兔,便做出了攻打中原的決定,這是不得已而為之。
諸葛亮進攻中原的目的就是為了兔不死,狗不烹,因為劉禪沒有稱霸的野心,他整天吃喝玩樂,走馬鬥雞,對江山社稷沒有什麼抱負和企圖。諸葛亮也預測到蜀國的末日,他也不想取而代之,隻想保持三足鼎立的局麵,便開始了消磨時間。
自從劉備去世,諸葛亮稱霸天下的雄心一落千丈,對幼主劉禪不給予厚望,不想再搞擴張政策,隻想安定當前的局勢,便整治巴蜀內政。之後,諸葛亮在討伐南蠻,便七擒七孟獲中,殺得南蠻人心服口服,也殺出了國威,使國家得到安定的局麵。
國家安定了,就該“鳥盡弓藏”了,流言非語又擺在諸葛亮麵前,諸葛亮為了鳥不盡,弓不藏,隻好北征罰魏。諸葛亮為了使君臣和,君臣不疑,便上書劉禪《出師表》。
《出師表》看是治國良策,其實是戰書,戰敗劉禪多疑邪念畸形的心裏,所以諸葛亮含著眼淚寫完這篇奏章的:“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諸葛亮心中難言之感油然而生,自己辛苦一生,又被迫遠離家鄉,東奔西走去了。
諸葛亮帶著這種心裏去北伐,能有好的結果嗎?隻想與魏國玩一玩,鬥鬥智謀,殺一殺他們的威風。再第一次北伐因失利便大敗而歸,諸葛亮無法與幼主劉禪交待,便斬馬謖,自貶三級(走走形勢罷了)。
諸葛亮為什麼要斬馬謖?因為馬謖知兵書,在北伐中,諸葛亮與馬謖作戰方法不統一,一個是出來玩一玩,一個出來建功立業。諸葛亮嫌馬謖礙事,是有意派馬謖守街亭的,就像諸葛亮派關羽去華容道截殺曹操一樣。
諸葛亮是在玩遊戲,不是打天下,少幾員戰將一樣玩,所以諸葛亮斬了馬謖。馬謖死的太冤屈了,兵敗乃是軍家常事,所以諸葛亮斬馬謖時淚流雨下。諸葛亮斬馬謖是違背了《野心學》的理論,“先消滅我們的敵人,之後,再消滅我的敵人。”現在大敵沒滅,自己就互相殘殺了。七擒孟獲和失街亭斬馬謖都違背《野心學》的理論,所以諸葛亮不能稱霸天下!(留言請寄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include
virtual="/fragment/6/3236.html"wap_17K [http://img.17k.com/images/ad/qrcode.jpg] *
掃描二維碼關注17K小說網官方微信,最新章節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
*
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wap_17K”關注我們。
*
回複"大獎+你的QQ號"參與活動。10部iphone6,萬名QQ會員等您來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