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小和尚每天早上負責清掃寺廟院子裏的落葉。
清晨起床掃落葉實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際,每一次起風時,樹葉總隨風飛舞落下。
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才能清掃完樹葉,這讓小和尚頭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個好辦法讓自己輕鬆些。
後來有個和尚建議:“你在打掃之前先用力搖樹,把枯葉統統搖下來,這樣,第二天就可以不用掃落葉了。”
小和尚覺得這是個好辦法,於是他起了個大早,並在掃地前使勁地猛搖樹,同時心裏開心地想:我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樹葉一次掃幹淨了。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裏一看,不禁傻眼了——院子裏如往日一樣落葉滿地。
這時老和尚走了過來,對小和尚說:“傻孩子,無論你今天怎麼用力搖,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的。”
小和尚終於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無法提前支取的,唯有認真地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
人們之所以總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麻煩,是因為人們總是生活在過去或者未來,回憶過去的美好,擔心未知的恐懼。
不要預支明天的煩惱,認真過好今天比什麼都重要!活在當下,應該放下過去的煩惱,舍棄未來的憂思,順其自然,把全部的精力用在眼前的這一刻,因為失去此刻便沒有下一刻,不能珍惜今天也就無法憧憬未來。
心靈寄語
明天的煩惱明天受,不預支明天的煩惱,不想著早一步解決明天的煩惱,才能使自己過得輕鬆快樂。
)第四節 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禪心如燈
過去事已過去了,未來不必預思量。隻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時梔子香。
——石屋禪師
令人後悔的事情,在生活中經常出現。許多人往往是事情做了後悔,不做也後悔;對於遇到的人,許多人遇到了後悔,錯過了更後悔;對於口中所出之言,許多話說出來後悔,不說出來也後悔……人的遺憾與後悔的情緒仿佛是與生俱來的,正像苦難伴隨生命的始終一樣,遺憾與悔恨也與生命同在。
人生一世,花開一季,誰都想讓此生了無遺憾,誰都想讓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永遠正確,從而達到自己預期的目的。可這隻能是一種美好的願望。人不可能不做錯事,也不可能不走彎路。做錯了事,走了彎路之後,有後悔情緒是很正常的,這是一種自我反省的前奏曲,正因為有了這種“積極的後悔”,我們才會在以後的人生路上走得更好、更穩。但是,如果總是忘記不了昨天的失誤,終日為昨天而流淚,從而一蹶不振或自暴自棄,那麼這種做法就是愚人之舉了。
昨天已成為了往事,那麼就不要再在意它的是非曲直了,正如這位心理學教師所講的一樣:
有一位很有名氣的心理學老師,一天在給學生上課時拿出一隻十分精美的咖啡杯。當學生們正在讚美這隻杯子的獨特造型時,老師故意裝出失手的樣子,咖啡杯掉在水泥地上,瞬間摔成了碎片,這時學生中不斷有人發出惋惜聲。老師說:“很可惜,是吧,可是再惋惜也無法使咖啡杯複原。今後在你們的生活中如果發生了無可挽回的事,請記住這個破碎的咖啡杯。”
過去的已經過去,不要再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生活不可能回到過去的歲月,光陰如箭,來不及後悔。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在以後的生活中不要重蹈覆轍,這才是成長!
有一位名醫,素以醫術高明著稱,但當他事業達到巔峰時,他發現自己得了咽喉癌——那正是他最了解的一種病,也是他多年致力研究的方向。和任何人一樣,這位名醫經曆了震驚、恐懼、不甘心,以及別人沒有的憤怒。基於自己豐富的經驗,這位名醫知道自己的生命期限:隻有6個月到1年。
經過一番深思之後,他決定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但是,他要在有生之年,在有限的時間裏,好好地、快樂地、認真地體驗生命,放下以往擔在肩上的許多壓力,以一種全新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用愛心去關懷周圍的每一個人,以期使自己的生命更充盈、更豐富、更有意義。
有了這樣一種新的人生觀後,他整個心態發生了轉變,他變得謙和、寬容,懂得珍惜。對身邊的朋友、家人,甚至對陌生人,也都笑顏相對。早上外出運動,他親切地和別人打招呼問好;在醫院看病,他比以前更親切,更關心病人。
半年過去了、一年過去了,如今,他已經平安地度過了第六個年頭。沒有人知道他還能活多久,包括他自己,然而,他已經不再關心這些了。
有人問他是什麼神奇的力量在支撐他,這位大夫堅定地說:“是希望!我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希望我的病人每天好一點兒,希望早上運動時能見到那些朋友……就是這些希望,促使我每天都覺得自己很重要,必須打起精神來過這一天。”
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在有生之年,需要我們努力去做的事情有很多。對於昨天,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愧疚、後悔、流淚、哀傷。記住,你若有精力,那麼就把這些都用在將來美好的日子上吧,就像那位老名醫那樣。
讓自己活得更舒心些,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試著不為昨天而流淚、歎息,隻為今天過得更加美好而奮鬥,我們就能夠造就一個輝煌的明天,擁有一個燦爛美好的人生!
心靈寄語
人隻能生活在今天,也就是當下,誰都不可能退回昨天或提前進入明天。昨天是存在過的,不可追回;明天僅是可能存在的,同樣不可及。
)第五節 不要總是回味
禪心如燈
人生在世,大家都知道,光陰失掉之後,是沒辦法再得到的,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並不重視名利,而是重視光陰。一定要知道,我們這一生在這個世間什麼最可貴——時間最可貴。“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光陰太寶貴!佛法講“時節因緣”,這是走向成功之道的秘訣。
——淨空法師
莎士比亞曾說:“聰明的人永遠不會坐在那裏為他們的損失而悲傷,卻會很高興地去找出辦法來彌補他們的創傷。”美國海軍上將厄耐斯特·金恩也說過:“我把最好的裝備提供給最優秀的人員,再交給他們一些看起來很卓越的任務。我所能做的僅此而已。如果一條船沉了,我無法把它撈起來。如果船一直下沉,我也無法擋住它。我把時間花在解決當下的問題上,要比為昨天的問題後悔好得多。況且,如果我老是為這些事操心,我將支撐不了多久。”
一天,一位得道的高僧休息前吩咐他的小弟子去給佛祖點上香火,這個笨手笨腳的小和尚不小心把香爐打翻了,香灰撒了一地,剛剛插好的香火也斷了,差點兒燃著了整個殿堂。小和尚知道自己闖了大禍,就偷偷地躲了起來。
第二天,高僧找不到小和尚,便親自來到殿堂探究原因,得知了事情真相後,高僧開始有點兒生氣,但是很快就平靜了下來。他派人去把躲藏起來的小和尚叫來。小和尚因為害怕,哭了一夜,眼睛紅紅的,心想這次肯定要被重罰。高僧看了一眼小和尚:“你耽誤了今天的晨課,知道嗎?”小和尚抬起頭,很不解地望向師父,然後低頭主動認錯:“師父,我錯了。我昨晚打翻了香爐,您不生氣嗎?為何今日不責罰我,反而僅僅怪我耽誤了晨課呢?”老和尚語重心長地說:“對於你昨天犯的錯誤,我是很生氣,可是事情已經過去了,再來追究已於事無補。昨天香灰已撒、香火已斷已經是無法挽回的事情了,唯一可以做的便是今天馬上換上新的香灰,重新點上香火,再把今日的晨課補回來。如果因為昨天的失誤,把今天的光陰也賠進去的話,那才是不可饒恕的。你明白了嗎?”小和尚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