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大師談人生管理——人生短暫,珍惜今朝(3 / 3)

很多時候我們也像小和尚一樣,回味那些並不能改變,而隻會給我們帶來煩惱、憂愁的事情,最後落得問題沒解決成,自己倒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了。

其實,與其回味那些生活中無法改變的事情,不如在當初我們擁有時就作出正確的選擇,而不給今後留下遺憾。

要知道,人生從來都不可能有回頭路,沒有第二次選擇的機會,對那些做過的、選擇過的都抱著無怨無悔的態度平和待之吧。

心靈寄語

回味過去的結果就是遠離當下,那麼,我們就不要一味地回味過去了,過好今天就行了。

)第六節 千金難買後悔藥

禪心如燈

沉溺於後悔,巧言善辯,沮喪與昏沉,眷戀,以及猶豫不定,要知道這五種情緒是大盜賊,他們盜取了你無限的財富。

——慧律法師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做出一些令自己後悔的事情。後悔是一個人做了錯事之後正常的心理狀態,但是後悔過度,就會變成一種心理負擔。

有一學僧對雲居禪師說:“弟子每做完一件事就總不勝懊悔,這是為什麼呢?”

雲居禪師道:“你且先聽我的十後悔:

一、逢師不學去後悔;

二、遇賢不交別後悔;

三、事親不孝喪後悔;

四、對主不忠退後悔;

五、見義不為過後悔;

六、見危不救陷後悔;

七、有財不施失後悔;

八、愛國不貞亡後悔;

九、因果不信報後悔;

十、佛道不修死後悔。

以上這十種後悔,你是哪種後悔?”

學僧想了想說道:“看起來這些後悔,都是我的毛病!”

雲居禪師道:“你既知道是毛病,就要火速治療呀!”

學僧問道:“我就是因為不懂得治療,所以懇請老師慈悲開示!”

雲居禪師開示道:“你隻要把‘十後悔’中的‘不’字改為‘要’字就可以了,即‘逢師要學,遇賢要交,事親要孝,對主要忠,見義要為,見危要救,得財要施,愛國要貞,因果要信,佛道要修’。這一字之藥,你好好服用!”

佛經雲:“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意思是,眾生總是見了果報後才會後悔,如能夠事先予以肯定,就不會有後悔了。

要想讓後悔具有積極的力量,就要坦然麵對現實。人的一生充滿了許多未知未卜的因素,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可變的,我們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或改變一定的條件而使之轉化;另一類是無法改變的既成事實,無論我們做出何種努力,也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實。當我們麵對後者時,就得作出積極樂觀的反應,這才是一種可取的態度。

心靈寄語

誰都希望此生了無遺憾,誰都希望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正確,可這隻能是一個美好的願望,人不可能不做錯事,不可能不走彎路。做了錯事,走了彎路之後,產生後悔心理是很正常的。這是一種自我反省,是自我解剖與拋棄的前奏曲,正因為有了這種“積極的後悔”心理,我們才會在以後的路上走得更好、更穩。

)第七節 學會坦然麵對當下

禪心如燈

真實的生活才是浪漫動人的。它存在於每天的生活中,有時隻是安靜地各做各的事情,細節就像一根根無形的手指,彈奏出我們內心深處最溫柔的弦。

——湛弘法師

每日說好話,每日行善事,每日常反省,每日多歡喜。讓每一天都充實無憾地度過。日日是好日,就是要讓每一天都充實無憾地度過,一生的幸福也往往來自每一天快樂的積累。

然而,人生如在大海上航行,我們每個人都渴望一帆風順,但誰又能確保一定不會遇到風浪呢?所以,當我們的“行舟”在遭遇風浪時,不要懼怕,這些都是難免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麵對目前,理智地處理一切。

一天,一位老人坐在輪船的甲板上看近日的報紙。突然起了一陣風,把他新買的帽子刮了起來,當他抬起頭時,帽子已經落進了海中。船依舊在前進著,隻見他用手摸了摸自己的頭,又繼續看起報紙來。旁邊的一位水手見狀後大惑不解地問:“先生,你的帽子被刮到海裏了!”“是的,謝謝你的提醒!”說完之後,老人仍繼續看報紙。手水在一旁著急地說:“可那帽子值幾十元呢!你難道就不著急嗎?”“我正在考慮怎樣省錢再買一頂,帽子丟了,著急又有什麼用呢?它還能再回來嗎?”說完,那位老人又繼續看起報紙了。

是的,失去的已經失去了,又何必為之大驚小怪呢?我們都有過失去愛物的經曆,可我們又是怎麼做的呢?

一次,小敏被偷了錢包,她心裏很煩惱,因為裏麵不僅有很多現金,而且還有她的身份證。要知道在外地打工回去辦一次身份證,不僅來回跑麻煩,而且還得請假,耽誤工作,所以她好幾天心情都不好。

她的朋友聽說了,就過來安慰她,這位朋友說:“錢包已經丟了,你再怎麼想,它也不可能回來了,你這樣又是何必呢?錢丟了是小事,如果總是鬱鬱寡歡,從而使不良情緒影響了你的健康,那麻煩就大了,還是想想解決的具體辦法吧。其實這也沒什麼不好,順便你還可以回家去看看呢,你也出來半年多了……”

聽了這些話,小敏的心情也隨之好轉起來。

當挫折來臨時,我們以一種樂觀、豁達、健康的心態去對待它,這樣生活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心靈寄語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羨慕別人,總認為他人比自己強,而認識不到自己的優勢,這樣就導致自己不能坦然地麵對自己,使自己每日在憂慮中度過。

)第八節 餓了吃飯,渴了飲茶

禪心如燈

道無古今,悟在當下。

——星雲大師

佛家講六道輪回,講前世今生,認為今生之果,乃前世之因。因此,許多人都相信來生與前世。如此,在麵對今生的不幸時,便可以用前世作借口,說那是前世欠下的;在對今生不滿時,可以用來生作憧憬,期待來生再實現。

但人生無常,很多事情都不是我們能預料的,我們所能做的隻是把握當下,珍惜擁有此刻與現在,踏踏實實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佛家認為,一個人的生活,無論什麼都不要假手他人,也不要等到明天。

五祖法演門下弟子眾多,其中以佛眼龍門清遠、佛鑒太平慧勤、佛果圓悟克勤三人最著名,有“法演門下三佛”之稱。

一日,五祖法演禪師率眾弟子經行,至山亭小憩夜談,將歸時,燈油燃盡,即命就此情境各下一轉語。時慧勤禪師曰:“彩鳳舞丹霞。”遠禪師雲:“鐵蛇橫古路。”克勤禪師說:“看腳下。”五祖法演對克勤禪師大加讚賞。

當一切變成黑暗,後麵的來路與前麵的去路都看不見,如同前世與來生,都摸不著,這時我們要做的是什麼?當然是“看腳下,看今生”!否則就可能“忽然一步踏空時,路絕人亡無消息,一超直入如來地,妙用恒沙也無極!”。

沒有人生活在過去,也沒有人生活在未來。

該做什麼就做什麼,餓了吃飯,渴了飲茶,不為昨天的事犯愁,也不為未來的事煩憂。活在當下,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活得輕鬆,活得真實。

心靈寄語

生命是虛無而又短暫的,在於一呼一吸之間,生命如流水般易逝,一去不複返。一個人隻有真正認清了生命的意義和方向,好好地活著,將生命演繹得無比燦爛、無比美麗,才是真正懂得善待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