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勿做他人“跟班”(2)(1 / 2)

從實質來說,美國總統大選,實質就是一種競賽。想要獲得最後的勝利,就不能隻跟在競爭對手的身後,甘願走別人走過的路。奧巴馬很懂得這個道理,因此,他總會嚐試著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哪怕這條路有些艱辛。這一點,奧巴馬在與麥凱恩的歐洲之行上有著明顯的區別。

對於歐洲之行的選擇,奧巴馬把首站目的地定在德國柏林。當奧巴馬到達柏林之時,柏林立刻掀起了“奧巴馬颶風”,他在柏林所受的待遇不亞於美國總統——700名警察護衛,20萬人頂著酷暑提前進場聆聽他的演講。作為一個美國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在德國受到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

為什麼選擇在德國柏林開始自己的歐洲之行,奧巴馬有著自己獨特的思考。曆任美國總統,都沒有將德國作為歐洲最重要的戰略夥伴,麥凱恩的歐洲之旅也沒有到訪德國。但正因為如此,奧巴馬才希望通過德國之旅,吸引更多的報道和關注。此外,德裔白人比率居美國各類白人比率之首,走訪他們的“親戚”,自然會引起選民的好感。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20萬名柏林觀眾推動的“奧巴馬颶風”席卷了整個歐洲。

這個舉動讓奧巴馬在國際上的聲譽愈發提高,贏得了全世界的掌聲,又影響了美國本土民眾,讓奧巴馬占據了先機。所以說,一個人能登多高首先取決於你站在哪兒。生活中,當選擇前進方向時,我們總習慣性去走大多數人走過的路,因為我們偏執地認為:這樣不會出錯。但是要知道,跟著別人走,你永遠隻能做第二。

在北京,李劍是電影藏品圈的名人。今年三十而立的他,走出了和別人不一樣的創業之路——電影海報。

2004年,大學畢業的李劍進入了一家商業調查機構,擔任數據分析師。表麵的風光下,李劍卻幹得並不開心。於是,他想到了創業。該幹什麼好呢,服裝生意?廣告圈?這些早已完善的行業,自己可能走出活路嗎?

“走別人走過的路永遠不會成功!”李劍如此告訴自己。可是,幹什麼好呢?不僅是李劍,所有年輕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

一天,李劍來到一位蘭州老鄉的家裏。他看到,老鄉家裏掛著一幅美國大片的巨型海報。當時在國內,這種原版的巨型海報非常少見,李劍像呆了般站在那裏,久久不願離去。

李劍特別喜歡這幅海報,詢問同鄉如何購買。但一問才知道,這是同鄉從國外帶來的,北京根本買不到。看著失落的李劍,同鄉說:“你這麼喜歡海報,開一家電影海報館得了!”

老鄉的話讓李劍立刻開了竅:“對啊,我幹嘛要走別人的路,自己為何不能開創一個行業?”通過調查,他得知電影海報行業在中國基本還屬起步階段,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就這樣,李劍踏上了創業之路。他在海澱區租下一個60多平方米的店麵。這個“冷門小店”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僅半年,他就收入14萬元,相當於過去兩年多的薪水。

如今,李劍在北京海澱區注冊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並於當年10月在家鄉蘭州開了第一家分店,成了中國因“電影海報”發家的第一人。

如果依舊走著過去的老路,那麼此時李劍也許隻是一名平凡的數據分析師。在這個世界上有這麼一種現象——隻有學會打破常規,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做到了,你就獲得了與眾不同的標簽,變得與眾不同,變得更接近成功。

洛克菲勒曾說:“想取得成功,就應該辟出新路,不要沿著成功的老路走。即使把我扔到沙漠中,但隻要給我一點時間,讓一支商隊從我身邊經過,那要不了多久,我依舊會成為億萬富翁。”一個總是跟著別人腳印前進的人,最後隻會被貪圖安逸、害怕冒險的人群所淹沒。隻有敢走別人從未走過的路,另辟蹊徑,才能凸顯出自己的不凡,從而出奇製勝。

然而,很多中國年輕人的身上,總帶有這樣一種標簽——跟風。尤其是對於專業選擇,總是盯著那些熱門專業,誤以為隻有這樣才能獲得高薪;但事實上,這樣的認識顯然有失偏頗。

在2010年公布的《中國大學生就業藍皮書》中顯示,本科就業排行榜前10位的並不是那些所謂的熱門專業。排在第一位的是地質工程,畢業生的就業率達到了100%。金融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三個專業以98.6%的就業率並列排在第二位。在主要高職高專就業率排行榜中,油氣儲運技術專業排在首位。

此外,《藍皮書》還推出中國大學畢業生“紅牌專業”——是失業量大、就業率低、薪資較低的專業。其中,法學、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國際經濟與貿易位列其中,這些均是近年普遍招生人數多、報考火熱的一些專業。

看到這樣的數據,年輕人還會以為走別人走過的路才容易成功嗎?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的確需要很大的勇氣,但是設想一下,通過如此,我們就可以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風景”。正如奧巴馬與麥凱恩的歐洲之行結局:麥凱恩的歐洲之旅波瀾不驚,奧巴馬卻在歐洲掀起了一陣“颶風”。所以,別走尋常路,別怕“逆行”,這樣,你才能收獲人生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