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境況當然說不得這話,況且當娘的對兒子最了解不過,知道張佳木必是餓了,當下隻笑著道:“乖兒,你餓了吧?飯早就好了,就等你回來就開飯,去,洗了臉和手,到上房來吃飯!”
“哎,知道了!”
寒家小戶的,沒有太多的規矩和排場,門房張福一家也都在上房了,見著張佳木回來,張福老婆金氏已經在擺飯,張福在灶房打了洗臉水過來,熱騰騰的,讓張佳木擦臉洗手。
沒一會收拾停當,也換了家常衣服,一大家人終於在油燈下聚齊了,準備開晚飯。
晚飯簡單,無非是一些稀飯,白粥,蘿卜絲兒、鹹菜碟兒一類,隻有兩碟大家都不動筷子的葷菜擺在桌子的正中算是應景,熱氣騰騰的雜糧麵饅頭放在黃楊木的大盤裏,分別擺在桌上兩邊。
“乖兒,多吃些!”
一家人坐在桌上吃飯,徐氏不停的給張佳木挾菜,她原本就很寵溺這個兒子,張佳木一直就是恃寵而嬌,有點兒不知上進。現在漸漸長進懂事,兩個月前,還曾經從馬上摔下來,撞傷頭部,受了重創,所以徐氏自然對他更加溺愛,沒過一會兒,張佳木麵前就堆了一大堆的吃食。
張佳木搖搖頭,慈母多敗兒,徐氏看來真的是很溺愛兒子,不過,身為兒子的自己,沒有什麼立場對母親抱怨就是了。
他稀裏嘩啦的喝著稀飯,挾著鹹菜就著饅頭,吃的甚是香甜。
他的小妹子叫靜初,才十二歲,見哥哥這麼吃法,也是有點兒心疼,便向著徐氏道:“娘,明兒我們買隻鵝給大哥吃,好不好?”
明朝人最重燒鵝,吃鵝在官員來說都是享受,平民百姓的,不是逢年過節是舍不得吃的。
女兒懂事,心疼哥哥,當娘的也很欣慰,便答應下來。
張佳木也感動,笑嘻嘻的叫著妹子的小名,道:“小花兒,有這份心就行了,哥哥不愛吃鵝!”
說到這又有點慚愧:“哥這個月也沒幾個錢落手,答應給你買的好桂花頭油,還有紅頭繩,還有那些小玩意兒,都沒買。”
張靜初斯斯文文的吃著飯,很懂事的向哥哥搖頭道:“這是和你說笑話呢,我要那些幹嗎使呀,每天看書寫字還忙不過來。”
小姑娘生的眉清目秀,一身青緞比甲穿在身上也儼然是個小大人的樣子,張佳木對她甚是歡喜,現打定了主意:明兒抽簽,要是能落個好差,一定多弄點錢,給小姑娘做幾身新衣服。等哪天皇城裏開大市,再去淘點好的玩意給小姑娘的房裏擺上。
飯後大家圍著銅火盆烤火說話,不外乎是一些家常,過了半個時辰,就各自回房睡覺。
百姓家裏燈油也是很要錢的,不是家裏有讀書應試的人家,到了這會是必定要熄燈睡覺的了。
況且,天寒地凍的,早點進被窩是正經。
母親和妹妹一屋睡,就在上房,張佳木自己睡的是西麵的偏廂。房間裏都是貼的大青磚,牆壁正中是黃花梨木的供桌,接著就是擱些小物件擺設的多寶擱,再就是書架,鐵梨木打的翹頭案,雖是武臣世家,文房四寶什麼的也有。牆壁上,有寶劍,刀,牆角還靠著馬槊、關刀、長槍什麼的,還有弓箭、牛皮,生漆,也堆在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