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擴充北洋六鎮,得到慈禧太後以及榮祿、奕劻的支持,他直接從賑濟款項中,提出了100萬兩銀子作為軍費。有了錢之後,他開始了結黨營私的政治遷升生涯。
這時,慈禧太後是中國政壇的第一主宰,袁世凱直接瞄向了她。結果,慈禧太後對袁世凱的賞識與提拔,在對漢族官吏中是少有的。
但是,這一方麵出於袁世凱的能力、權勢、兵力,另一方麵,也緣於袁世凱在官場中膽子大、敢花錢。慈禧太後的第一輛汽車,是袁世凱進貢的。由於慈禧太後覺得,司機竟然坐在她前麵,不成體統,這輛"奔馳牌"轎車才成為了擺設。
在慈禧太後73歲壽辰時,袁世凱進貢的壽禮豐厚:狐皮大衣兩襲,鑲寶如意1隻,金絲編鑲珍珠鳳凰1對,一人高的珊瑚1座。
八國聯軍撤兵,慈禧太後回鑾以後,宮內由於被外國軍隊住過一個時期,遭到很大的破壞,特別是宮殿裏的陳設,絕大部分都被搶走或毀壞了,因此,慈禧太後便委命袁世凱,趕緊籌集款項來置辦這些物品。
這時,直隸省內的很多地方還沒有恢複正常秩序,就是立即向百姓攤派,也是緩不濟急。袁世凱為了迎合慈禧,除了已經設法籌措了一些款子外,還邀集了藩、臬、司、道等官前來商議。
人到齊後,袁世凱說他要暫時借用他們的私人款項來墊辦宮內,以後再陸續歸還。可是,這些人不但不肯解囊,反而向他訴起窮來。袁世凱一見如此,隻得暫時作罷。
於是,袁世凱便不動聲色,派人和天津的幾個大票號,如蔚長厚等錢莊等接洽,說是要把一些公款存在他們票號裏,問他們利錢能給多少。他們回答,最高隻能到8厘。這個人一麵假稱聽說別的票號裏的利錢比這家的利息要多一些,一麵仍然同票號裏的人繼續磋磨。票號裏的人為了取信於他,就先後把賬簿拿了出來,並將某官署或是某個官人的存款數字以及利息多少,一一提給他看。這樣,這個人就把各個有關的個人存款數字,一共約100餘萬兩,一一記清,回複了袁世凱。
過了一兩天,袁世凱又把票號存款的大官大員們請來,和他們說了大致經過,然後說:"這些票號的掌櫃實在可惡,他們竟敢冒用諸公的名義招搖撞騙。我為了懲罰他們,已經把這些冒名頂替的款暫時借用了。"
就這樣,袁世凱為給慈禧太後置辦宮中珍玩,籌齊了款項。
袁世凱之所以能深得慈禧太後的歡心,還有很重要的一條原因,就是在太後麵前常有人替他美言,時時聯絡,通風報信。
這個人就是大總管李蓮英。
袁世凱從朝鮮回國,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之後。就同李蓮英相識了,當時,袁世凱在京閑住,除了召集一些同僚譯書,呼籲改革軍製而外,便是遍結京中名流人物,以求榮升。
這時,袁世凱的一個結拜兄弟叫阮忠樞,正在李蓮英家裏當教館先生,很受李蓮英賞識。袁世凱便通過阮忠樞見到了李蓮英。二人相見,言來語去,竟非常投機,一見如故。以後,袁世凱便常去李府,李蓮英也奉為上賓,不時款侍。據說,二人換金蘭之帖,結識為兄弟。從此,袁世凱便在李蓮英身上下工夫。通過他,袁世凱又結識了慶親王奕劻,並拜為師,並且還結識了權臣榮祿,還得到了浙江溫州道台的官職。
袁世凱也不斷在李蓮英身上花大錢。僅光緒三十三年,李蓮英母喪之際,袁世凱就封了40萬兩銀子,送給李大總管。至於平時所送財物,則無法統計。
戊戌政變後,袁世凱一直受到慈禧太後賞識,從未失寵,保持很高的權位,這都和李蓮英經常在慈禧太後麵前運動有關。
日俄戰爭在遼東半島爆發後,因為中國吃過日本的大虧,因此,慈禧太後一直擔心卷入這場戰爭,拔不出腿來,便召袁世凱入宮,想問問中國是否能抵抗日本。
袁世凱不明真相,到了北京,卻並不敢直接去見太後,便先找李蓮英,摸慈禧太後召他進京的底細,詢問了太後說什麼好,進貢什麼禮品等。
李蓮英告訴袁世凱,近來太後心情一直不好,說話要留神,注意察言觀色。喜歡聽的就多說,不喜歡聽的就別說。袁世凱聽後很為難,因為跪見太後怎允許看著慈禧的臉回答呢?李蓮英說,你回答太後的話時,注意看我的腳。如果我的兩腳並攏,你就不要說了,那是太後不喜歡聽;如果我的兩腳分開,就是太後喜歡聽,你就大膽地說。於是,袁世凱晉見慈禧太後時,兩眼總是盯著李蓮英的腳。這一招果然靈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