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攫取了中華民國總統之位後,並不甘心,他的目的是要做皇帝。
在居仁堂,袁世凱的茶童照例端著用碧玉製成的杯盞,侍候正在午睡的袁世凱。因為袁世凱每日午睡醒來,定要飲一口香茶。
這個茶杯是用上等碧玉雕刻而成,是朝鮮國王賜給袁世凱的,袁世凱十分心愛。
這時,袁世凱還未醒來,依舊鼾然。茶童捧著香茶呆呆地站在床邊,看著大總統。他越看越眼花,越看越模糊。等他定眼仔細一看時,床上睡的哪裏是大總統袁世凱,竟是一隻大蟾蜍。
這茶童嚇得手腳涼,魂飛天外。手中的茶杯不由得"啪"地落到地上,頓時粉碎。幸好熟睡中的袁世凱還沒有醒。茶童自知闖下了大禍,心裏沒有了主意,隻好跑去找到了侍奉領班,請教該如何是好。這先生聽罷茶童敘述,也不言語,沉吟片刻,才讓茶童等袁大總統醒來如此這般地回話。茶童心裏有了底,才敢回到袁世凱的臥室。
袁世凱一覺醒來,沒有喝上香茶,又看見心愛的茶杯已經粉碎,不由得臉一沉,問茶童怎麼回事。
茶童也不慌忙,故意支吾幾聲,等看到袁世凱臉上的確不高興了,才怯生生地說:"小人不敢說。"
袁世凱問:"怎麼不敢?"
"小子怕大總統怪罪。"
"你說吧!"
"剛才我看見床上睡的不是大總統。"
"胡說,不是我是誰?"
"是…是…是一條五爪大金龍,遍體金麟,閃閃發光,快要騰空而起了。"
袁世凱聽罷這話,一屁股坐下,沒再言語。順手從桌上拿起一件值錢的玩意兒,遞給茶童,沉著臉說:"這事不要對別人講。"
茶童立刻退下去,一場災禍就這樣逢凶化吉了。
這雖然是傳說,但是在當時,民間卻廣為流傳開了。
1914年,袁氏祖墳的墳丁進京來報,說在袁世凱生父袁保中的墓旁長出一紫藤來,長逾丈許,蜿蜒盤繞,狀似龍形。袁世凱和他的妻妾子女們異常興奮,以為這是祥瑞之兆。袁世凱厚賞了墳丁,並且囑他不要對外人談及。於是,袁世凱特派其長子袁克定回鄉觀察。袁克定自河南項城回信說:"是藤滋長甚速,已粗逾兒臂,且色鮮如血,或天命攸歸,此瑞驗耶!"
袁世凱大喜,回信讓袁克定招募墳丁,築牆護衛,以防牛羊踐踏。
又一日,袁世凱收到一位天文學家上書,書曰:"由×日起,三更以後,有帝星朗照某某緯度,正在河南項城縣地區,茲已逐次北來,月後可至京師,上天垂象,當屬在吾皇也。"
袁世凱看後,將信將疑,於是在當夜和長子袁克定一起,登上殿月台上,果然如他所言。袁世凱大喜。於是,京中又轟動一時。
一次,文武百官齊聚在東單牌樓五條胡同,為徐世昌祝壽。溥儀的老師陳寶琛也在邀請之列。這天,還請來了京師的名角唱堂會,合演《大登殿》。孫菊仙扮皇帝,最後一場有一折便是百官請皇上登寶座。戲演到這兒,孫菊仙卻出人預料地謙虛起來,就是不上座,站在座旁,連說不敢不敢。旁人愣了,這時孫菊仙自編台詞,開了一場道白:
"自從清室退位,從前皇帝已經沒有了。現在民國,並無皇帝。將來皇帝,並無出現。我何人?我何人?我何敢?我何敢?!"
他忽然指著徐世昌,"哈!現在誰個是你的皇帝。"又轉而指向陳寶琛,"哈!現在誰個又是你的皇帝!"退三步,將髯口一掀,大聲道:"哈!我又是誰個的皇帝!哈……"
孫菊仙的這場自編戲,倒讓陳寶琛心酸,倚席掩麵、老淚縱橫,回到宮中還寫了首詩。
因為這時袁世凱要恢複帝製,已經不是秘密,路人皆知了。
1914年5月1日,袁世凱按照頒布的《中華民國約法》,下令撤銷國務院,在總統府內設政事堂,首腦稱國務卿,並備副手兩名,分別稱左丞、右丞。政事堂成為大總統府公牘上傳下達的辦事機關。政事堂發布命令,都要加上"政事堂奉策令"一類的公文套語,而大清時代,內閣轉發皇帝命令,用的則是"內閣奉上諭"。
袁世凱撤掉了國務院、秘書廳,改換為政事廳、內史監後,又仿前清禦史台製度,設立平政院,仿都察院,設立肅政廳。又品定官階,下令將文官官階分為9秩,即上卿、中卿、下卿、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