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像古詩中所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要了解真相,就需要行動,去實地調研,去看看公司到底是如何運作的,實地調研會讓我們獲得更多、更全麵、更真實的信息,尤其是那些關鍵信息。調研並不是走馬觀花、大概看看,而是要深入下去,摸一摸這家上市公司實際的經營情況怎麼樣。你應該到公司的工廠裏看看生產運轉得怎麼樣,開工率高不高,工人效率高不高,情緒高不高,待遇好不好。你應該到上市公司的分店裏去看看它的產品銷售得怎麼樣,看看顧客多不多。
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自費去上市公司總部參觀拜訪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尤其是這家公司總部就在你家附近時更是如此。如果離得很遠,你不妨借度假之際,順便做一次投資參觀拜訪,也許你會有意外的收獲,從而讓自己在這家公司的股票上大賺一筆,這足以支付你度假的費用。
其實調研上市公司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複雜,並不是非得經常到上市公司總部去。巴菲特最主要的調研其實就是在日常生活中。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根本不用花錢也不用另外花時間的機會,很容易進行關於上市公司的實地調查。事實上,到超市、大型百貨商場購物時,留心一下你關注的上市公司商品,這會讓你找到許多大牛股。
你知道嗎,巴菲特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就開始利用平時的一切機會進行調研。巴菲特的早期合夥投資者之一,俄克拉何馬州塔爾薩市伯克希爾公司的股東歐文·馮斯特說:“大多數孩子都心滿意足地喝著從機器裏倒出來的汽水,但他們從來不去多想什麼,隻有巴菲特撿起汽水機旁被人們丟棄的瓶蓋,把它們分門別類並數一下各種瓶蓋的個數,看看哪種牌子的汽水賣得快。”
巴菲特每次出去吃飯、購物,掏出錢包刷信用卡付賬之後,並不馬上離開。他會在收款機後麵站上十幾分鍾,甚至更長的時間。他在看什麼呢?他在看這些來付款的顧客們用的是什麼卡,是美國運通卡,還是維薩卡、萬事達卡?他會大概算算美國運通卡占了多大比例。
巴菲特正是通過這種平時生活中的大量調研,後來抓住了美國運通的投資良機,在這隻股票上賺了70多億美元。
隻有實地調查才能讓投資人知道那些隻有公司的內部員工才知道的情況,而這些情況可能是從公司年度報告或其他公開披露信息中根本無法了解的,但這些情況對於判斷公司的價值卻有可能是非常關鍵的。
以上就是巴菲特告訴我們深入了解、真正弄懂一家上市公司的三個方法:多讀、多問、多摸。
通過這三個方法,你對一家公司的熟悉、了解程度能夠達到比這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層更深入的水平,這樣你才是真正了解、真正懂得了這家上市公司。在如此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前提下,選股的時候怎麼可能會出現大錯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