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這個實例可見,在說服他人時,如果正麵說理難以奏效,可以采用“投其所好”術,與對方巧妙周旋,當對方的抵抗心理弱化,疏於防範時,就有可能暴露出一些破綻,這就為我們提供了戰機,從而乘隙而入,一舉製敵。
“投其所好”術運用於說服過程中,還有以下妙處:
(1)“投其所好”能誘敵入彀。
一天,一位麵容嬌美的女青年在馬路上走。突然她發現後麵有一個“摩登”男青年在其後緊跟不舍,怎麼辦呢?她忽然有了主意。她回過頭來對這個男青年說:“你為什麼老跟著我呢?”“摩登”男青年說:“您太美了,真讓人著迷,我真心愛您,讓我們交個朋友吧!”姑娘嫣然一笑,說:“謝謝您的誇獎,在我後麵走的姑娘是我妹妹,她比我更美。”“真的嗎?”“摩登”男青年非常高興,馬上回頭看,但卻不見姑娘的身影。他知道上當了,又去追那位漂亮姑娘,質問她為什麼騙人。女青年說:“不,是你騙了我,如果你真心愛我,那麼為什麼去追另一個女人,經不起考驗,還想和我交朋友,請你走開!”男青年被說得麵紅耳赤。
這位女青年之所以能製服男青年,就是順著對方貪圖美色的心理,“投其所好”,最終達到擺脫糾纏的目的。
(2)“投其所好”能反客為主。
一位知識測驗的主持人向一位應考者提問:“先生,據說您是足球方麵的專家,理所當然知道所有足球方麵的事,是嗎?”“那當然。”應考者悠然地回答。“那麼,請問球門上的球網有多少個孔?”應考者一愣,但隨即鎮定下來,說:“能提出這樣問題的人一定是知識十分淵博的大學問家。”“那當然。”主持人麵露喜色地答道。“那麼,你一定知道保塞尼亞斯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研究的是什麼學問?”應考者問道。“保塞尼亞斯是古希臘一位能言善變的哲學家。”主持人自信地答道。“完全正確。”應考者又問道:“你知道有關他的一件軼事嗎?有一次,雅典的首席執政官聽說他很有口才,想當眾考他一下,就請他出席貴族會議。首席執政官讓每個貴族議員提一個難題,請他用一句話來回答所有的難題。議員們提了幾十個問題,而他隻用了十分簡單的一句話就回答了所有難題。你知道他說了什麼嗎?”“麵對這樣多的難題,他隻能說不知道。”主持人得意地回答。“完全正確,您真不愧為保塞尼亞斯的後代。”應考者又問道:“今天我想再提一個問題,你還能用一句話回答嗎?”“請問吧!”主持人頗為自負地答應了。“那麼,現在我問你,足球球網上有多少個孔?”“礙…”主持人無言以對。
在這裏,應考者麵對主持人的刁難,先巧妙地回避,再“投其所好”恭維他“知識淵博”,使其在自我陶醉中不知不覺充當了被考者的角色,應考者又一再恭維他“回答正確”“完全正確”,使其更加自鳴得意,完全忘記了自己的角色身份,最後落入了對方的陷阱。而應考者巧妙地運用“投其所好”術,反客為主,反守為攻,掌握了主動權,反而控製了主持人,也使自己的知識水平、應變能力和傑出的辯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