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疑惑不解,到底是我們把孩子慣壞了,還是現在的孩子真和以前的不一樣了?其實人性都是相同的,阻礙孩子前進的原因大多時候是因為我們不恰當的教育方法。不要用絮絮的嘮叨來鞭打孩子幼嫩的心靈,他們需要的是用孫康、紀昌和王羲之那種學習方法來慢慢的感染自己、督促自己、成就自己。
紀昌學射箭
——紮紮實實打基礎,才能學到真本事
古時候,有個名字叫甘蠅的射箭能手,他的箭法百發百中,因此天上的鳥兒和地上的野獸都非常害怕他,甚至隻要他一拉開弓,都不用真的把箭射出去,野獸就會立刻嚇得趴在地上,天上的鳥兒也會立刻嚇得從天上掉下來。
甘蠅有一個學生,名字叫飛衛。他拜甘蠅為師,刻苦學習箭法,隻用了幾年的時間,本領就超過了甘蠅,成為了盡人皆知的神箭手。
有個叫紀昌的年輕人很崇拜飛衛,便來拜飛衛為師,但是飛衛卻對他說:“學射箭可不是像說說這麼簡單的,必須要下苦功夫才行。”聽了飛衛的話,紀昌沒有害怕,堅定地說:“我能吃苦,隻要能學好本領,吃再多苦我也不怕,老師,您就收下我吧!。”
飛衛看紀昌意誌堅定,就收了他做徒弟。他對紀昌要求得可嚴了!剛開始的時候,他對紀昌說:“想學射箭,就要先學會不眨眼,你先練習不眨眼的功夫吧,等什麼時候你能想多長時間不眨眼就多長時間不眨眼了,我再教你射箭。”
對於老師給自己布置的第一個功課,紀昌可重視了。他興高采烈地回到家裏,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自己的妻子。他的妻子很為他高興,特意為他做了些好吃的慶祝了一下。
吃飽了飯,紀昌開始使勁地想練習不眨眼的方法,而他的妻子則坐在織布機前又開始忙碌地織布了。紀昌的雙眼盯著被踩得飛快的織布機踏板,突然大叫了一聲:“有辦法了!”他興衝衝地跑到織布機前麵,一下子躺到地上,仰麵朝天地鑽到了織布機底下。
他的妻子嚇了一跳,忙停下踩動踏板的雙腳,低下頭對紀昌說:“這是幹什麼?”紀昌催促對妻子說:“快踩快踩,你踩動踏板的時候,我就在這下麵盯著忙忙碌碌的踏板看,總有一天,我能練出不眨眼的本領。”
從那以後,妻子每天織布,紀昌就每天躺在織布機下,盯著被妻子踩得飛快的踏板看呀看。其實呀,紀昌每天躺在地上,雙眼一眨也不眨地盯著踏板,身體感覺非常難受,最早的時候甚至越看越覺得頭疼、惡心,可是紀昌還是堅持下來了。因為他每天都會想到自己對飛衛老師說過的話,他是多麼想要學到飛衛老師的射箭本領啊!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就是吃再多的苦,紀昌也願意。
兩年以後,紀昌終於練出了不眨眼的本領。他每天躺在織布機底下,妻子的腳踩動踏板多久,他的眼睛就能一眨不眨地睜多久,有的時候,織布機垂下的錐子在他的眼前晃來晃去,錐尖都刺到眼眶邊兒了,紀昌的眼睛仍舊不眨一下。於是紀昌收拾了行李,和妻子告別,去找自己的老師飛衛學習射箭了。
飛衛看到紀昌練好了不眨眼的本領很高興。但是他卻沒有立刻教紀昌學射箭,而是又把紀昌趕回了家。他對紀昌說:“練好了不眨眼的本領,隻是學好箭法的第一步,你再回去練習眼力吧。等什麼時候,你的眼睛能把小的東西看成很大很大,把模糊的東西看得很清楚很清楚的時候,你再來找我,到時候我一定把練好箭法的秘訣告訴你。”
紀昌背著行李回到家,把老師布置的新功課告訴了妻子,然後就開始練習眼力了。
想要把很小的東西看成很大,就得找個很小的東西才行,可是,找什麼呢?這可難不倒聰明的紀昌,他跑到自家牛的屁股後麵,趁牛不注意,一把在牛的尾巴上拔下了好幾根毛,顧不得氣急敗壞的牛,他一溜煙就跑回了屋子裏。
難道紀昌要每天盯著牛尾巴上的毛,直到把它看成一條大繩子嗎?不是的。紀昌在那幾根牛尾毛裏麵,挑了一根最細最細的,然後,又捉了個小虱子,用那根最細的牛尾巴毛拴上,掛在了窗戶上。
接下來,紀昌每天都趴在窗口,兩眼一眨不眨地盯著那隻小虱子看。過了些日子,他竟然覺得那個小虱子變大些了,紀昌高興極了,更加堅定了要堅持到底的信心。
就這樣,三年又過去了,那隻拴在牛尾巴毛上的小虱子在紀昌眼裏已經像車輪一樣大了。紀昌想,如果我用看小虱子的方法去看其他東西,不知道會怎麼樣。於是他就試著去看其他一些不容易被發現的東西,他驚奇地發現,在他的眼裏,那根拴著小虱子的最細的牛尾巴毛,已經像一根粗繩子一樣了,而樹上的每一片樹葉在他眼裏都像磨盤一樣大,就連夜裏飛來飛去的蚊蟲,在他看來都清晰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