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昌興奮極了,他興衝衝地找來弓箭,眼睛一眨不眨地瞄準了那隻已經大得像車輪一樣的小虱子,拉滿弓,一箭射了出去。沒想到,那枝箭的箭頭正好穿過了虱子幹癟的肚子,那根拴著小虱子的牛尾巴毛卻絲毫沒有受到損傷。紀昌激動地像個小孩子一樣,抱著妻子哇哇地哭了起來。他的妻子安慰他說:“不要哭了,趕快把這個好消息告訴飛衛老師吧。”妻子的話提醒了紀昌,他趕快跑去找飛衛,把這件事告訴了他。
飛衛聽了紀昌的話,對紀昌親自考驗了一番,當他親眼見到紀昌現在的箭法時,高興得跳了起來,他握著紀昌的手說:“真是一個難得的學生啊!你用五年的時間練習基本功,本領自然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鍛煉,你已經不需要我告訴你秘訣了,你已經自己找到了秘訣。真正的秘訣,就是堅持和刻苦啊!你現在,已經是一個射箭高手啦,祝賀你!”
紀昌學射箭的故事告訴我們,學新本領時不可能一口吃個胖子,一定要從基礎做起,不能因為一道題簡單就忽視它,因為每一道複雜的題目都是從簡單的題演變過來的。隻有堅持學習,不怕吃苦,才能逐漸熟練地掌握解題技巧,以後的學習也會變得很簡單。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什麼知識都學不到。
囊螢映雪
——沒有好的學習環境也能讀好書
其實,囊螢映雪是由兩個小故事組成,分別講述了兩個人,一個是車胤,一個是孫康。
我們先來說車胤的故事。車胤生活在距今1600多年前的晉朝,是個非常勤奮好學的孩子,可是他家裏卻很窮。父母賺來的一點小錢除了維持一家人的吃穿之外,根本就沒有多餘的錢來供他上學,甚至連給他買一盞油燈的錢都不夠,所以,車胤從小就立誌,一定要好好學習,等到將來長大了做高官,好擺脫貧困的家境,讓父母都過上好日子。
可是,家裏這麼窮,車胤就算白天還能看書,可是一到晚上就不行了啊!因為沒有燈,就這樣眼看著大好的時光一天天溜走,車胤的心裏有千萬個不舍,可再怎麼著急也沒有用啊!所以,他更加勤奮的抓緊白天的每分每秒來學習。
有一年夏天,天都已經黑了,可是車胤還在院子裏背誦古詩文,背完一首又一首,直到把白天看過的詩詞全都複習一遍了,他還是不願意停下來。
“唉!要是天永遠不黑該多好啊!這樣我就可以多看會兒書了。”車胤喃喃自語。
這時候,院子裏有螢火蟲高高低低的飛過,像一盞盞小燈籠,照亮了車胤的眼睛。突然,車胤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繼續讀書的好辦法。他立刻轉身從屋子裏找來一個透明又透氣的小袋子,然後就開始逮螢火蟲,等到袋裏的螢火蟲足夠照亮他的書本了,他這才停下來,然後紮緊袋口。
原來,聰明的車胤想用螢火蟲的光亮來幫他讀書。他選擇透明的袋子,是為了熒光能透過袋子照射出來,而袋子透氣,又是為了讓螢火蟲活得更長,亮的更久一些,他為什麼不把螢火蟲全都抓完呢?當然是為了第二天還有蟲子可以抓,有“小燈籠”幫他讀書,。來車胤的確是個聰明絕頂的好孩子。
自從那以後,每個有螢火蟲飛舞的夜晚,車胤都會抓一袋來,伴著微弱的光源繼續學習,由於車胤天性聰穎,加上他後天的勤奮刻苦和不懈的努力,終於,當他長大成人以後,真的就像他小時候所希望的那樣,做上了職位很高的官,不但自己過得很好,而且也讓父母一起享福了。
這就是故事的前半部分“囊螢”,那麼“映雪”是怎麼回事呢?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另一個人,那就是孫康“映雪讀書”的故事。
孫康跟車胤生活在同一個年代,他也跟車胤一樣聰敏好學,可是家境卻也跟車胤一樣窮的叮當響,於是,每到夜裏,他也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時光白白溜走卻無能為力。
一個冬天的夜裏,孫康突然從睡夢中驚醒,眼看著考試的日期一天天臨近,而自己卻沒有更多的時間來讀書學習,一想到這兒,孫康就再也睡不著了。於是,他托著下巴,對著窗戶發起呆來。突然,他發現今天的夜晚跟往日都很不一樣,平時夜裏都是漆黑一片,不要說讀書,就是連手指都分不清的,可是,今晚竟然有亮光透過窗戶照進來。孫康趕緊翻身起床到窗前一看,原來是夜裏下雪了,到處都是白茫茫一片,是白色的雪光把天地照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