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曾經做過三次官,但是國君都不相信他,覺得他這個人不能重用,把他罷了官,可是鮑叔牙卻不這麼認為,他一直覺得好朋友管仲是個人才,隻是沒有能讓他發揮能力的機會。
鮑叔牙和管仲曾經一起去參軍,還上戰場打過仗,但每次衝鋒都是鮑叔牙衝在前麵,管仲躲在後麵,而每次撤退的時候,都是管仲在前麵飛快地跑,鮑叔牙在後麵保護他。大家都說:“這個管仲真是個膽小、自私的人。”領頭的人甚至想殺了管仲。
但鮑叔牙又對大家說:“管仲家裏的老母親已經八十多歲了,如果他死了,老母親怎麼活啊?他讓你們這麼罵,卻還忍著屈辱保住自己的命,都是為了回去孝順母親啊,這有什麼錯嗎?”後來,管仲的母親去世了,管仲果然像變了一個人一樣,英勇地作戰,再也不怕死了。大家這才相信了鮑叔牙說的話。
當時的國君齊襄王有兩個弟弟,一個是公子糾,一個是公子小白,這兩個公子相中了管仲和鮑叔牙,於是管仲成為了公子糾的謀士,鮑叔牙成為了公子小白的軍師。
鬱悶的是,齊襄王總是懷疑自己的兩個弟弟要奪自己的王位,所以就想把兩個弟弟殺死。為了逃命,管仲和鮑叔牙保著兩個公子,一個去了魯國,一個去了莒國。
沒想到,齊襄王沒被自己的弟弟們殺死,卻被自己手下的將士殺死了。齊襄王一死,齊國亂了套,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就趕快往回跑,都想回去繼承王位。
管仲想到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國離齊國比較近,所以就向公子糾說,要去攔住公子小白,公子糾同意了。
管仲快馬追上了正在往齊國趕的公子小白和鮑叔牙,要他們不要回國,但是鮑叔牙卻不同意,非要陪著公子小白回去繼承王位,管仲一著急,搭弓就向公子小白射了一箭,這一箭正好射在公子小白的腰帶鉤上,公子小白嚇了一身冷汗,但是公子小白是個非常機靈的人,他知道管仲的箭法不一般,要是再補上一箭,肯定能把自己射死,所以他假裝中了箭,又使勁兒地咬破了自己的舌尖,“撲”地噴了一口鮮血,然後咕咚一聲摔到地上,一動也不動了。
管仲一見公子小白從馬上掉下來,以為是被自己射死了,就高高興興地往回跑。管仲一走,公子小白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換上老百姓的衣服,帶著人從小道跑回了齊國。到了齊國都城,鮑叔牙先進了城,說服了齊國的大臣們,然後帶著大臣們把公子小白迎進了城,推舉他做了國君。
管仲跑到公子糾麵前彙報說,公子小白死了,是他親手把他射死的。公子糾很高興,也不著急了,一邊趕路一邊遊玩兒,走了好多天才到了齊國,可是到了齊國他才發現,公子小白早就已經趕了回去,並且已經繼承了王位,成為了齊桓公。
公子糾氣得半死,立刻回魯國搬兵要把王位搶回來,可是魯國實在是打不過齊國,最後隻好認輸,並派人前來向齊桓公求和。
鮑叔牙向齊桓公獻計,讓齊桓公向魯國要公子糾的人頭,還要讓他們把管仲押回來。齊桓公也怕公子糾和自己搶王位,另外,他恨管仲向自己射了一箭,所以同意了鮑叔牙的計策。魯國沒辦法,隻好照辦,把公子糾殺了,把管仲送給了齊桓公。
鮑叔牙幫助齊桓公登上了王位,還幫他報了仇,齊桓公非常感激他,要封他做相國,但鮑叔牙說什麼也不同意,他說:“我的才華隻有這麼多了,幫助您治理國家,我沒有那麼高的能力,您應該找一個更有才華的人來幫助您。如果讓我來做相國,會誤了齊國的。”齊桓公納悶的說:“還有什麼人比你更有才華呢?”鮑叔牙說:“當然有,有一個人能幫助您成為天下的霸主,隻是,您得先免了他的罪。”齊桓公說:“是誰啊?”鮑叔牙回答說:“這個人就是我的好朋友,您的哥哥公子糾的謀士,管仲。”
齊桓公一聽就不高興了,他說:“那不行,他是我的敵人,他向我射的那箭你難道忘了嗎?我還沒來得及殺了他報仇呢!我怎麼能用自己的仇人當相國!”
鮑叔牙說:“管仲用箭射您,並不是他和您有仇,他隻是為了自己的主人,所以和您作對,他是很忠誠的一個人啊!您想,如果當初換了我,為了保護您登上王位,我也是要這麼做的,這是因為您是我的主人啊!您如果能原諒管仲,並且重用他,他一定會對你無比感激,並且盡心盡力地輔佐您。再者說,如果您能夠原諒他,全天下都能知道,您是一位多麼賢明的、不計較前嫌的君主。這樣的話,其他的各國也要對您伸大拇指呢!況且,管仲的才學比我要好很多,隻有他才能做得了相國。”
齊桓公聽了,覺得鮑叔牙說的有道理,於是就原諒了管仲,並且封管仲做了相國。
管仲做了相國以後,做了很多的大事,使齊國一天一天地強盛起來,也使齊桓公的威信越來越高,齊國終於成為了第一個稱霸的國家,齊桓公也成為了第一個霸主,但是鮑叔牙卻悄悄地離開了。每當提到鮑叔牙時,管仲都感動地說:“生我的,是我的父母,但是了解我的,卻隻有鮑叔牙啊!沒有鮑叔牙,就沒有今天的管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