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不知時,一個閉目養神,就是數天時間。

某一瞬間,沉浸在萬念自熄、萬境自滅狀態的意識悠然醒轉。

呂尚華睜開雙眼,眸子錚亮,似乎多了幾分練武的氣勢,氣息悠揚,迸射神光。

數日修行,沒什麼大的進步,隻是把以前許久不練的功法重新練了一遍,感覺有些生疏。

這些功法,不外是強身健體,打通經脈諸穴,然後緊閉****,待築基煉己完成時,好從從後天返還先天。

伸展伸展身子,渾身頓時爆出一陣劈哩叭啦,猶如炒豆子似的脆響。呂尚華已是發覺,穿的衣服緊小,身子似乎長高了些許,彈彈腿,揮揮手,都充滿著力量,簡直渾身是勁。

他迫不及待地出了山洞,擺出架勢,隨意揮發,信手拈來,打著爛熟於心的拳法。這些拳法,有好些年不用了,或許時間太過久遠,打著打著,都沒了個中的神韻。

這倒也不能怪他,自從修行有所成之後,鬥法拚殺那都是直來直往的,比的是神通法術,依仗的是法寶法力,至於俗世的武功,早就湮沒在漫長的時間裏去了。

打了一趟拳,呂尚華覺得格外舒爽,這種酣暢感覺,頗有點當年開始修行時的勁頭。

這時,正是大清早,旭日東升。

呂尚華打完拳之後,正好踩著時間點,靜氣吐納,吞吐著那太陽將升未升之際,天地交彙誕生的一縷縷紫氣。這紫氣中正平和,浩瀚至剛,是陰魂元神不可多得的寶物。

待陽光普照,和煦的光亮遍灑大地,呂尚華也恰好吐納完畢,當即元神一動,跳出泥丸宮,卷起肉身,風馳電掣般飛遁而去。

此時,風停雨歇,雨過天晴,洪水也消退了,流入茫茫廣闊的大海。大江兩岸,一片狼藉,蒼夷滿目。

死裏逃生的人,找著親人的下落,沒有人認領的屍骸,被官府統一收集,進行火化。活著的人企盼著,也許生死未卜的親人僅是下落不明,反正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沒見著屍首,就是還有一線希望。

隻是,河水依舊湍急,激蕩,洶湧......泛舟其上,搜尋親人的下落,那是極其凶險的。但再凶險的事,也是有人去做的,呂尚華就見過有人船毀人亡,親人沒找著,首先把自己的小命葬送了。

遇見這樣的事,呂尚華是不吝施予援手的,他人前顯聖,陸陸續續救了許多人的性命,那些被救了的人,慌裏慌張,哪記得許多。於是事後人人相傳,隻道他是海神太子,便在大河江邊建了一座“太子廟”,廟裏的神像整個童子樣,麵目卻很是模糊。

沿著大河,呂尚華穿越數省,跨過大明國三分之一國土,以元神卜算之法,在河中的一座小島,找到了父親的半截屍身,其餘親人的屍身卻是怎麼也找不到了,大抵是衝入大海葬於魚肚,或是被泥土掩埋了,都有可能。

親人們落得這樣的下場,呂尚華說不悲痛,那是假的。修行之人,講究清心寡欲,但並非是滅絕情性,隻是很多時候,顯得理智,一切的情緒波動,在出現的刹那,便會被大毅力斬去。就像現在,呂尚華才出現感傷的情懷,立馬就被元神抹除,複歸於平靜。

尋了個風水寶地,葬掉父親的屍骸,更在旁邊為其他親人起了個空墳,然後誦念《大悲咒》七七四十九天,陽神運轉,禱告祈福,超度亡魂。

辦完了父母親人的身後事,呂尚華當即踏上旅途,一邊修行,一邊遊走在世間。

由於年紀尚小,呂尚華也不急於一步到位將肉軀淬煉至強,他更多的是在思考著怎麼創出成仙之後的修煉功法。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成仙之後最好的修煉之法就是以天地為師、以自然造化為法,但這一過程所需實在太漫長了,也許千萬年也未必有所領悟。

這時,前人的修煉功法和心得就顯得彌足珍貴了,當年,呂尚華所得的也不過是大眾化的煉氣修道之法,修到霞舉飛升就是極致。等到飛升成仙之後,後勁不足,修為就會停滯不前,呂尚華不能不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