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呂尚華始終堅信,那一卷殘書所言的天道變化以及大衍之數實是根本,隻要整理妥當,理解透,當可以天地自然為師,大悟徹悟,創出成仙之後的功法來。

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呂尚都隻會築基煉己,打夯實根基,除此之外,絕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創造功法上。

一步一個腳印,踏遍這大好河山,呂尚華對這個世界慢慢地有了個大概的了解。

足下這片江山,歸屬於中州大陸的大明朝。大明朝,文明源遠流長,威服周邊大小國家,故眾國家稱這塊文明的發源地為中土,中土上的國家為天朝。

呂尚華發現這個中土天朝的曆史近近似乎中國古代,就連好些人名也一模一樣,就像是個平行的異度空間似的,頗令人奇怪。他也曾揣測過,所謂的三千大千世界,可能就是源界倒影出的鏡麵世界,才會曆史平行,有痕跡可循。

就像武俠小說寫的,中土天朝有朝野之分,這“野”大多指的是武林江湖。武林有九大門派,分別是少林、武當、昆侖、崆峒、點蒼、峨眉、恒山、華山及丐幫;還有八大絕世高手,分別為隱君子、漠北怪丐、嶺南雙劍、嶺南怪老人、東海怪傑、天山怪俠、千手觀音。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爭執,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那也是常有的事。呂尚華也很是當了幾回大俠,誅除了幾家黑幫大盜,闖出偌大名頭,人也變得多了幾分俠氣豪邁。

正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呂尚華就這樣慢慢長大著。

時間如水,歲月如梭,不知不覺,眨眼就是十年光景。

這十年來,呂尚華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收集著散佚在人間的修行功法。這些功法,同源界的修真元嬰體係如出一轍,皆是粗淺鄙陋,毫無殊奇,可以讓呂尚華借鑒取納之處,更是鳳毛麟角。

當然,他更多的是不停地參悟那本殘書,對於遺缺的地方,便多加推敲,或憑借理解補上,或從記憶裏看過的道藏、佛經、儒典旁證,十年下來,他對煉氣之道的理解愈加精湛,斬獲頗豐。

或許,時日久了,他突然融會貫通,創出不世功法來,這也未可知。

這天,玉兔高懸,月華傾灑,照得大地一片清輝。

在廣嶺的崇山峻嶺間,呂尚華不緊不慢地趕著路,上山下嶺,每一步都是如履平地。多年來,他早就打通了十二正經,最近更是連奇經八脈也悉數貫通,行走之時,氣息流轉,下抵湧泉,上臨玄關,生生不息。

西風,冷月。

高山,荒野。

忽見夜幕下,一道人影如夜鳥驚起,疾掠騰躍,看他身形兔起鶻落,輕如飄煙,足不點塵,儼然是武林中一等一的高手。接著,又是十數道身影閃出,如大鵬展翅,先後消失在月夜中。

呂尚華眼光犀利,借著夜色,看清這些人個個蒙著臉麵,穿著一身黑衣,拎著大刀,背著強弩,給人的第一個觀感,不是官府中人,就是大族豢養的私兵。

看來這又是一場江湖勢力之間的搏殺!這等事情,呂尚華簡直懶得去插手,誰死誰活,根本不在意,他是修行之人,世間的不平之事,碰上了或許會出手管一下,但像這等甚至有官方背景的江湖仇殺,他一向置之不理。

呂尚華現在最想幹的事,是找出這個世界的修真界,而最有可能記載修真界存在的古史文獻,一般都被皇家收藏著,所以,他才會風塵仆仆地趕向都城。

呂尚華僅憑著下丹田一股氣,提著身子,如淩空虛度般,竟是踏著草尖樹葉疾行,他不急不緩,如月夜漫步,好不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