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知識點(3)(1 / 2)

第三節 細菌的特殊結構

①細菌特殊結構在一定條件下形成的,是某些細菌所獨有的,具有特定功能。莢膜,鞭毛,菌毛,芽胞等就屬於這類特殊結構。

②有些與細菌的致病力有關。

③有助於細菌鑒定←大小,數量,位置

1.莢膜

1.1 定義:有些細菌在一定營養條件下向細胞壁表麵分泌一層鬆散,透明,粘液狀或膠質狀的物質,稱為莢膜。

1.2 莢膜:微莢膜,黏液層,糖萼,菌膠團。

1.3 化學成分:

①微莢膜成分具有抗原性,種和型特異性→細菌鑒定

②多數細菌莢膜主要是多糖類

少數細菌莢膜主要是多肽類

極少數菌莢膜主要是多糖和多肽類

1.4 莢膜特點

①莢膜遮光性低,不易用普通染色方法著色。

②莢膜的產生是種的特征,並非所有細菌都有莢膜,莢膜也非細菌所必需。

③產生與環境條件有關,在體內,營養豐富的培養基易形成,普通培養基易消失。

④細菌產生莢膜或黏液層可使液體培養基具有黏性。

⑤培養基上形成表麵濕潤,有光澤的光滑型或黏液型的菌落。

1.5 功能

①抗吞噬作用,與細菌的侵襲力和致病性有關。

②粘附作用,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因素。

③抗有害物質的損傷,保護菌體,避免和減少損傷。

④營養物質的貯藏所和廢物的排出處。

2.S 層:一種最簡單的生物膜。

3.鞭毛:伸向於菌體表麵細長彎曲呈波浪狀的絲狀物。

3.1 鞭毛分類

根據鞭毛數量和在菌體上的排列,可分為: 一端單毛菌 兩端單毛菌 叢毛菌

霍亂弧菌 空腸彎曲菌 周毛菌

銅綠假單毛菌 傷寒沙門菌

細菌是否產生鞭毛,及其數目和排列方式,都具有種的特征→細菌鑒定

3.2 鞭毛成分

①由鞭毛蛋白的單位組成。

②鞭毛具有抗原性-鞭毛抗原(H 抗原)。

③H 抗原具有特異性,常作為血清學鑒定的依據之一。

選:

O 抗原是細菌()成分

H 抗原是細菌() 成分

K 抗原是細菌() 成分

3.3 鞭毛結構

①鞭毛自細胞膜長出遊離於細胞外。

②顯微結構,由基體,鞭毛鉤,鞭毛絲組成。

③毛長;5~20um

3.4 功能

①有收縮性,具有運動功能。

②與細菌致病性有關。

3.5 觀察和判斷細菌鞭毛方法

①電鏡能直接觀察

②光學顯微鏡:細菌經特殊染色法染色後方可看到。

染色方法: 堿性複紅法,副品紅法,結晶紫法,維多利亞藍 B 法,鍍銀染色法。

熒光蛋白染色法等 染料沉積在鞭毛表麵,增大其直徑。

4.菌毛

①與細菌的運動無關。

②菌毛雖然有重要生理功能但並非細菌生命所必需。

③在體外培養細菌,條件不適宜,未必能產生能檢測到菌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