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微生物診斷
(1)標本的采集
①化膿性病灶取膿汁、滲出液
②乳腺炎取乳汁
③敗血症取血液
④腦膜炎采取腦脊液
⑤中毒症取剩餘食物、嘔吐物或糞便
(2)直接塗片、染色鏡檢
將病料塗片,染色,鏡檢,如見有大量典型的葡萄球菌可初步診斷。
(3)分離培養鑒定
接種血平板,菌落金黃色。有溶血性,多為致病菌。
取病料(含菌量較少的樣品)
↓
增菌
↓
劃線接種血平板
↓
分離純化
↓
進一步鑒定
生化試驗:
①凝固酶試驗
②耐熱核酸酶試驗
③分解甘露醇試驗
檢測葡萄球菌毒素
動物實驗
→肉湯培養
→過濾或離心
→100℃ 30min 加熱
→注射 6~8 周齡的幼貓
→15min—4h 後幼貓出現嘔吐、腹瀉,體溫升高或死亡
→提示有毒素的存在
采用 ELISA 法可快速檢測微量的腸毒素
應用 DNA 探針雜交技術則可直接檢出腸毒素的陽性菌株。
第二節 鏈球菌屬
鏈球菌種類很多,在自然界分布甚廣
有些是非致病菌,有些構成任何動物的正常菌群,有些可致人或動物各種
化膿疾病、肺炎、乳腺炎、敗血症等。是化膿性球菌的另一類常見的細菌
1.分類
根據抗原結構分類
蘭氏分類:
①根據鏈球菌細胞壁的多糖成分,主要是抗原決定簇的氨基糖類。
②用大寫英文字母 A、B、C.....表示。
③目前已確定 20 多個血清型。
④動物病原菌以 B,C 群較多。
⑤人的病原菌以 A 群較多。
細菌類型 溶血現象 致病性
α型溶血鏈球菌 菌落周圍形成 1~2mm 寬,不透明
的草綠色溶血環(紅細胞未溶解)
這種細菌致病力不強,
多為條件性致病菌
β型溶血鏈球菌 菌落周圍形成 2~4mm 寬,完全透
明的溶血環(紅細胞完全溶解)
這類菌致病力強,常引
起人及動物各種疾病
γ型溶血鏈球菌 菌落周圍無溶血現象 一般為非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