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知識點(17)(1 / 2)

第二節 沙門菌屬

了解信息

①沙門氏菌是常見的腸道致病菌,人體一旦感染可引起傷寒、腹瀉、嘔吐甚至敗血症,人類一般由食用不潔肉製品感染。

②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1985 年以來,在世界範圍內,由沙門菌引起的已確診的人類患病人數顯著增加,在一些歐洲國家已增加五倍以上。

③在我國內陸地區,由沙門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屢居首位。據資料統計,在我國細菌性食物中毒中,70%~80%是由沙門菌引起,而在引起沙門菌中毒的食品中,90%以上是肉類等動物性產品

→因為屠宰過程中破壞腸道→汙染肉製品。

④沙門氏菌屬是一群寄生於人和動物腸道內的無芽孢直杆菌,革蘭陰性,生化特性和抗原結構相似,兼性厭氧。除極少數外,通常以周生鞭毛運動。

⑤絕大多數發酵葡萄糖產酸產氣,產 H2S。

⑥絕大多數沙門氏菌對人和動物有致病性,能引起人和動物的多種不同臨床表現的沙門菌病,並為人類食物中毒主要病原之一,在醫學、獸醫和公共衛生上均十分重要。

分類與命名

1.1 分類

(1)腸道沙門菌:

腸道亞種、薩拉姆亞種、亞拉桑那亞種、雙亞拉桑那亞種、豪頓亞種、英迪家亞種

(2)邦戈爾沙門菌

1.2 命名

①通用命名法—以該菌所致疾病、或最初分離地、或抗原式 3 種方式命名。

②有規定新的命名法。

.生物學性狀

2.1 形態及染色特性

①沙門菌呈直杆狀

②革蘭陰性

③除雛沙門菌(雞白痢)和雞沙門菌(禽傷寒)無鞭毛不運動外,其餘各菌均以周生鞭毛運動,且絕大多數具有 1 型菌毛。

判:所有沙門氏菌都有鞭毛✘

2.2 培養及生化特性

①本屬大多數細菌的培養特性與埃希氏菌屬相似。隻有雞白痢、雞傷寒、羊流產和甲型副傷寒等沙門菌在肉湯瓊脂上生長貧瘠,形成較小菌落

②絕大多數發酵葡萄糖產酸產氣。大部分沙門氏菌都不發酵乳糖。IMViC 試驗呈“- + - +”。(大腸杆菌“+ +--”)

③在腸道杆菌鑒別或選擇性培養基(麥康凱瓊脂培養基或遠縢培養基)上,大多數菌株因不能發酵乳糖而形成無色透明、圓形、光滑、扁平的小菌落,可與大腸杆菌相區別。

④本菌屬在培養基上也有 S—R 變異。

2.3 抗原及變異

①沙門菌具有 O、H、K 和菌毛四種抗原。

②O 和 H 抗原是其主要抗原,構成絕大部分沙門菌血清型鑒定的物質基礎,其中 O 抗原又是每個菌株必有的成分。

③用已知的沙門菌 O 和 H 單因子血清作玻板凝集試驗,可確定一個沙門菌分離物的血清型或抗原式。

O 抗原

(1)是沙門菌細胞壁表麵的耐熱多糖抗原(LPS)以阿拉伯數字表示;目前有 60 多種。

(2)O 抗原相同的血清型菌歸為一群,用大寫英文字母表示。

(3)一種沙門菌可同時具有多種不同的 O 抗原。(大腸杆菌一對一)

H 抗原

(1)是本屬菌的蛋白質性鞭毛抗原,計有 63 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