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知識點(19)(1 / 2)

第二節 放線杆菌屬

放線杆菌屬包括:

①豬胸膜肺炎放線杆菌

②林氏放線杆菌

③駒放線杆菌等若幹種

(這三類都很常見)

豬胸膜肺炎放線杆菌過去列在嗜血杆菌屬內,現劃入本屬,是豬的重要致病菌。

豬胸膜肺炎放線杆菌

①本菌舊稱豬胸膜肺炎嗜血杆菌或副溶血嗜血杆菌,但 DNA 雜交試驗表明,本菌 與林氏放線杆菌有很高同源性,因此自 1983 年起改為現名,並劃歸放線杆菌屬。

②菌引致豬傳染性胸膜肺炎 是集約化豬場常見豬病之一。

1.生物學性狀

1.1 形態與染色

①小球杆菌,具多形性→因此以前放在嗜血杆菌。

②新鮮病料呈兩極染色,有莢膜和鞭毛,具運動性。

1.2 培養及生化特性

①呼吸類型:本菌屬兼性厭氧,置 10% CO2可長出黏液性菌落。

②營養需要(很高):在普通培養基不長,需添加 V 因子[輔酶Ⅰ(NAD)或輔酶Ⅱ(NADP)],常用巧克力培養基培養

③生長表現:

(1)在綿羊血平板上,可產生穩定的β溶血與巴氏杆菌對比(無溶血,因為都有兩極染色現象)。

(2)金黃色葡萄球菌可增強其溶血圈(CAMP 試驗陽性)。

1.3 血清型

①根據其莢膜多糖及 LPS 的抗原性差異,目前將本菌分為 15個血清型,其中 1 和 5 型又分為 1a、1b 及 5a、5b 兩亞型

②由於側鏈及結構的相似性,某些型之間存在抗原性交叉。

③血清型的毒力有差異,其中 1、5、9、11 型最強,3、6、10 型毒力稍次,2 型毒力較弱

④我國以 1、3、4、5、7 型為主

→不管病毒還是細菌,了解該病一個還是多個血清型,是否有交叉保護,而這個廠到底是哪個血清型

2.致病性

①豬是本菌高度專一性的宿主,寄生在豬肺壞死灶內或扁桃體。

②各種日齡豬都易感染,經空氣或豬與豬直接接觸傳染。應激可促使發病。在集約化豬場的豬群往往是跳躍式急性爆發,死亡率高

③表現典型的胸膜肺炎,鼻孔流出血性分泌物,其內帶菌(受粘液蛋白的保護,可在環境中存活數天)。

④毒力因子

毒素是本菌最重要毒力因子,名為 ApX,具有溶細胞作用,是一種穿孔毒素

補:全進全出非常重要

有母原抗體保護的本身不易發病,無此保護的易發病。

新引進的豬與舊豬混合培養,一則讓它適應本廠微生物,二則互相驗證誰攜帶病原體。

3.微生物診斷

①顯微鏡檢查

取病死豬肺壞死組織、胸水、鼻及氣管滲出物作塗片,顯微鏡檢查是否有 G- 兩極染色的球杆菌。

②分離培養與鑒定

確診需取上述病料接種巧克力瓊脂或綿羊血瓊脂,置5%CO2以達 37℃越夜培養。如有溶菌小菌落生長,應進一步作 CAMP 試驗;檢測脲酶活性及甘露醇發酵能力

→CAMP 無特異性,好多細菌都可以 一般作瓊脂擴散試驗或直接凝集試驗鑒定分離株的血清型

③基因檢測

預防與治療

①采豬群血清作抗體檢測,淘汰陽性豬,可建立淨化豬群。

②同時注射滅活疫苗,某些國家已用此法消滅了此病。但此法費用高昂。

免疫預防應選用當地血清型的分離株,製成滅活疫苗就地使用,效果較佳。

③根據藥敏試驗的結果,選用敏感的抗生素可供豬群治療之用,一般首選青黴素,但美、日等國發現,有 16%的菌株已對青黴素產生耐藥性。

第三節 嗜血杆菌

①嗜血杆菌是一群酶係統不完全的革蘭陰性杆菌,生長需要血液中的生長因子,尤其是 X 因子和 V 因子。常見的動物源嗜血杆菌有 6 種。

②嗜血杆菌存在於人和動物的呼吸道黏膜常分離自人和動物的各種病灶和分泌物。

③本屬細菌引起的畜禽疫病在世界許多國家發現。

1.生物學性狀

1.1 形態及染色(目前是依據遺傳分類鑒定,而不是形態等)

①多為短杆狀,也有呈球、杆狀或長絲狀等多形性,大小為 1.5×(0.3~0.4)um。多單個、也有短鏈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