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臉部美容(2 / 3)

(2)保濕

以保濕為主要訴求的麵膜,通常以膜狀麵膜出現,每片麵膜的精華液中,一般會含有玻尿酸、丙二醇、甘油、胺基酸、膠原蛋白、維生素B5或油脂類等保濕成分。敷完臉之後,會讓皮膚充滿水嫩的感覺。要注意的是,敷完保濕麵膜之後,一定要擦上乳液來防止水分蒸發、留住滋潤效果,不然,臉上很快又會變得幹燥。

(3)美白

美白麵膜是市場中的明星產品,也是以膜狀型態居多,精華液中多含有果酸、維生素、熊果素、胎盤素、桑椹萃取液、曲酸等美白成份,利用麵膜的密封、微溫性質,加速讓皮膚吸收美白成份,達到快速淡化黑色素的效果。含有二氧化鈦的美白麵膜,在敷完之後可以獲得暫時性的美白效果。

敷麵時的注意事項:

[1]必須注意時間和次數,不可多也不得少,過多也會損害皮膚,少則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敷麵的次數,以每周1次~2次最適當,次數太密會造成臉部營養過剩,而引起過敏。

[2]敷麵膜的時間,選擇在按摩皮膚以後最好,先將臉部油脂抹幹淨,再用熱毛巾洗淨臉部,然後用蒸氣2分鍾~3分鍾,使皮膚毛孔充分張開,再將麵膜敷於臉部。

[3]敷麵材料不可塗得接近眉毛、眼睛、嘴唇,最好距離眼睛要0.5cm。

[4]敷麵材料隻能用一次,不要留隔夜使用,有許多維他命經過相當時間後,養分會自然消失。

[5]不可太幹燥,用濕紗布覆蓋,大約15分鍾~20分鍾即可。

[6]不可在麵膜上蓋化妝紙,如此養分會被化妝紙吸收。

[7]麵膜厚度不可少於0.3cm。

[8]依皮膚性質與季節變化,麵膜材料要有所改變,如中性皮膚夏季以油性皮膚麵膜,冬季以幹性皮膚麵膜為主。

麵膜的使用程序:

第一步:潔麵。在使用麵膜前,最好先用卸妝乳、洗麵乳將臉清潔幹淨。這樣不僅可以避免髒東西堵塞在毛孔裏,而且還能讓麵膜上的養分充分被吸收。

第二步:二次清潔、收斂爽膚。潔麵後,可塗上化妝水,以平衡肌膚的酸堿值,同時起到二次清潔的作用。

第三步:去角質、按摩。這個步驟主要是針對某些品牌在使用麵膜之前會搭配去角質霜、按摩油等程序,目的是希望去除表皮雜質及老廢細胞,促進皮膚的再生功能及增加皮膚柔軟度。如果沒有特殊需要,可以省略不做。

第四步:敷膜。在敷用綿布式麵膜時,應先從眼睛部位開始,輕輕貼於整個臉部,在肌膚與麵膜之間不留有任何氣泡。敷麵膜約15分鍾後即可取下,以化妝水拭淨或以溫水衝洗。如果你的肌膚“又累又渴”或屬於特別幹燥的類型,可以多敷5分鍾~10分鍾,但是盡量不要超過30分鍾。如果是凝膠乳霜類保濕麵膜,則要將臉洗幹淨,用毛巾或麵紙將臉上的水分蘸幹,然後擠出適量麵膜在手掌心上,均勻地將麵膜塗在臉上。在嚴重幹燥的部分,如兩頰、下巴等處,麵膜的使用量可以加多一點。待10分鍾~15分鍾後,讓麵膜中的保濕成分充分滲透後,用溫水洗淨。

使用麵膜過程中的十個常見誤區:

(1)我愛麵膜,天天都要敷

麵膜是護膚品中的大餐,雖然效果很好,但除非有特別要求,原則上不能天天用。

有些麵膜有明確標示的周期,比如5天一療程,或是10天3片。

若想達到最佳效果,應該嚴格遵守才好。

如果是長期地連續使用,每周1次~2次就夠了。

不然再好的美食,吃多了也會覺得撐!當然,如果是特殊情況下救急,任何時候都可以使用。

每天使用清潔麵膜會引起肌膚敏感,甚至紅腫,令尚未成熟的角質失去抵禦外來侵害的能力;滋潤麵膜每天使用則容易引起暗瘡;補水麵膜,則可以在幹燥的季節裏每天使用。

(2)邊泡澡邊做麵膜

一邊泡澡一邊敷麵膜實在是一個很省時的聰明做法,但要視你所選擇的麵膜而定。

推薦使用濕敷型的麵膜,撕拉式與果凍式麵膜都不推薦使用。

因為水汽將導致麵膜不容易與肌膚密合,如果是需要幹透的麵膜,水蒸氣就會影響到麵膜的效果。

除麵膜之外,現在美容界流行的麵部按摩霜也非常適合泡澡時使用,通過泡澡時的蒸汽,可以幫助軟化角質。

(3)不需要特別使用眼膜

眼部肌膚的厚度隻有正常肌膚的1/4,所以它更加需要特別嗬護。

很多麵膜,特別是清潔滋潤類的,裏麵的成分對眼部薄弱的肌膚會造成刺激,應避開眼周使用。

因此若想加強護理眼部的肌膚,眼膜的使用還是有必要的。

特別是在眼周肌膚大量缺水、缺乏營養的情況下進行密集式保養,效果比較理想。

其實眼膜應該堅持使用,每周至少兩次,並與眼霜配合,才能達到最佳的護眼效果。

(4)頸部無經特殊護理

不可忽略的頸部肌膚最容易泄露年齡,可是在出席重要活動時,我們往往要穿一襲裸頸的禮服。

所以在盛裝前數日,必須開始做頸部護理。

提前1周做一個保濕頸膜,讓頸部肌膚喝足水分;在正式上妝前15分鍾左右,再敷一遍頸膜,可以快速淡化色素沉著,均勻頸部膚色;接著將保濕型隔離霜塗於頸部,這樣就可以上妝了。

(5)絕對不能浪費麵膜裏的精華液

能有節約的意識是非常好的,但是要用對地方!

敷麵膜的時間“超支”,會導致肌膚失水、失養分。

所以除了遵照使用說明外,你可以根據不同的麵膜做一個大概的使用時間估算:水分含量適中的,大約15分鍾後就卸掉,以免麵膜幹後反從肌膚中吸收水分;水分含量高的,可以多用一會兒,但最多30分鍾後就要卸掉。

如果你實在舍不得裏麵的精華液的話,把它用來擦身體的其他部位也不錯。

(6)做麵膜前一定要去角質

在做麵膜前保持肌膚的清潔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未必每次都要去角質。

皮膚的角質層是皮膚天然的屏障,具有防止肌膚水分流失、中和酸堿度等作用,角質層的代謝周期為28天,即每28天角質層代謝一些枯死的細胞,因此去角質最多1個月做1次,過於頻繁地去角質,會損傷角質層。

此外,敏感型的肌膚更不用頻繁去角質。

(7)千萬不能使用撕拉的麵膜

撕拉式麵膜是利用麵膜和皮膚的充分接觸和黏合,在麵膜被撕拉而離開皮膚時,將皮膚上的黑頭,老化角質和油脂通通“剝”下。

它的清潔能力最強,但對皮膚的傷害也最大,使用不當可能造成皮膚鬆弛、毛孔粗大和皮膚過敏。

對於撕拉式麵膜向來爭議比較多,因為撕拉這一動作本身就會造成對肌膚的損傷,所以不太建議用此類麵膜。

當然,撕拉式麵膜的長處是清潔力比較強,如果你的確鍾情於這種麵膜的話,那切記塗抹麵膜時要避開眼周及眉毛,並且使用頻率不能太高,通常一周一次就可以了。

(8)我的愛好是麵膜

很多看到電視及雜誌宣傳自己麵膜,創意不錯,但是實質上對我們皮膚幫助實在很有限,可能是在剛做完時感覺有一些效果,但第二天的膚質又恢複到原來的樣子。

原因就是這些自製麵膜成分很天然,但是並沒有經過一些科學技術的處理,一般來說分子太大,不能被肌膚吸收,所以雖然有趣、省錢,但是沒有效果,選擇前你要好好考慮一下!

(9)油性肌膚用清潔麵膜即可

油性膚質敷麵膜是相當重要的,可以選擇三種麵膜:控油麵膜、深層清潔麵膜,保濕麵膜。因為在幹燥季節,皮膚一樣會缺水出現又油又幹的情形。使用程序可以在一星期中選一天做控油和保濕麵膜,隔一星期做深層清潔和保濕麵膜。

(10)麵膜不要太厚

麵膜需要敷厚厚的一層嗎?是的!

厚厚的麵膜敷在臉部時,肌膚溫度上升,促進血液循環,會使滲入的養分在細胞間更好地擴散開來。

肌膚表麵那些無法蒸發的水分則會留存在表皮層,讓皮膚光滑緊繃。

溫熱效果還會使角質軟化,毛孔擴張,讓堆積在裏麵的汙垢趁機排出。

4.麵部按摩的要領

(1)麵部經絡按摩的基本手法

[1]推法:用手指羅紋麵著力於麵部的一定部位上,做單方向的直線或弧線移動。推法可分為分推法和合推法。分推法是用雙手手指羅紋麵自麵部的中央部向不同方向推開。分推要求兩手用力均勻,動作協調一致。合推法是用雙手手指羅紋麵由麵部兩側向中央部合攏,要求同分推法。兩法常配合應用。推法可以疏經活絡,健腦寧神,並可緩解肌肉組織痙攣,使其放鬆,毛細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循環。

[2]摩法:用雙手指端或手掌,在皮膚表麵做環形平滑運動。手法適中,不宜急、不宜緩、不宜輕、不宜重。摩法有溫經通絡,消積散瘀的作用,可使麵部表皮死細胞脫落,改善汗腺與皮脂腺的功能,加速淋巴和血液的流動,良性刺激末梢神經。

[3]揉法:用手指指端在麵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輕柔緩和、小幅度的旋轉、滾動、摩擦等動作,揉法與摩法有一定區別,揉法著力較重,操作時按定一部位,並帶動該處皮下組織;而摩法隻在表皮環旋、撫摩,並不帶動皮下組織。在實際操作中,兩者可以結合應用。揉法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經絡、消除腫脹、調節新陳代謝、增強麵部肌肉彈性的作用。

[4]按法:按法是用手指羅紋麵著力於麵部或肢體某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漸用力下壓的手法,要求按壓方向垂直,力量由輕到重,穩而持續,使刺激充分透達皮下組織的深部。此法具有較強的刺激性,常與揉法合作,稱為按揉法。按法有明顯的開通閉塞作用。可擴張血管改善組織的血液供應,使機體內氧化作用增強,還能消除淋巴管內的瘀滯狀態,增加組織的營養而消除水腫。

[5]拿法:拿法是用拇指與食指、中指、無名指配合,拿捏鬆弛的肌肉(如頸項部)和軟組織的一種動作。操作時,要求各指指腹拿住肌肉,進行一緊一鬆的拿捏。手法要輕而靈活,力量適中。拿法可行氣活血、疏通經絡,使鬆弛的肌肉恢複正常,促進新陳代謝,促進細胞再生能力。

[6]擦法:擦法即用手指羅紋麵或掌心附著於皮膚表麵某一部位,進行直線來回的摩擦,擦時用力不要太大。動作要均勻連續,用力要穩。擦法對皮膚及皮下穴位有柔和溫熱的刺激作用,具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的作用。

(2)美容師按摩手法操作要領

按摩效果是依靠按摩手法來實現的。醫學家有句名言:“手上無功,按摩一空;手上有功,氣血皆通”。要想手上有功,必須掌握手法操作的技能技巧。不能認為,隻要有手勁就行,不懂手法要領,盲目地用力會造成不良後果。經穴按摩功在手腕,美容按摩時要做到有力、柔和、均勻、持久、得氣。有力是指按摩時要有一定的力度。施力的輕重要根據按摩對象的皮膚狀況、體質、病症等方麵的情況酌定。

柔和是指按摩手法“輕而不浮,重而不滯”。用力不可生硬粗暴,手法的變換、銜接要自然連貫。

均勻是指手法動作要有節奏性,力度不能忽輕忽重,頻率不能忽快忽慢。

持久是指手法能持續運用一段時間,一般整套按摩加點穴時間為30分鍾左右。

得氣是指手法作用於頭麵部的穴位和部位能出現酸、涼、麻、熱、脹等感覺和關節的鬆動感。

按摩方向要順著皮膚肌肉紋理的走向,一般由上而下,由內而外。按摩手法要由輕到重,重後慢抬;由慢到快;由淺到深,由表及裏;循序漸進,使被按摩者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按摩時,雙手保持清潔,指甲不要過長。更不要染指甲。按摩前手要保持一定溫度,按摩時要有步驟、有節奏,按摩手法穩定、穴位準確。

按摩不論是從頸部開始,還是從額部開始,都應按麵部順序依次進行,切不可雜亂無章,也不可忽快忽慢,更不可生硬粗暴。按摩時必須借助各種按摩媒介,如按摩膏、按摩油、橄欖油等。如中性皮膚可選用普通按摩膏,油性皮膚可選用樟腦按摩油,幹性皮膚可選用營養按摩膏或油性強的按摩膏、橄欖油等。

不是所有的人都適於按摩,如:皮膚過敏、受傷、發炎、患病(例如暗瘡、皮膚腫瘤)以及手術後未痊愈時不能按摩。皮膚末梢血管擴張、血小板減少、末梢血管出現脆性皮膚時不宜按摩,患有嚴重呼吸係統疾病(如氣管炎、支氣管炎等)以及精神病患者、孕婦不宜按摩。另外,過飽或過饑的人也不適宜按摩。

5.怎樣對眼部皮膚進行保養

眼睛是靈魂之窗,也會泄漏年齡的秘密,眼部肌膚是全臉最嬌弱、薄弱的部位。因此,生活作息不正常、健康情況不佳、保養錯誤等情況皆易造成眼睛周圍呈現如:黑眼圈、眼袋、魚尾紋等狀況。正確有效的眼部保養可以改善以上眼部肌膚問題。

(1)生活規律、睡眠充足、避免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