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終極財富法則(2)(3 / 3)

1996年5月,丁磊當上了廣州一家ISP的總經理技術助理。在這家ISP,他架設了Chinanet上第一個“火鳥”BBS,同時也結識了很多網友。

好景難長,丁磊所在的ISP由於麵臨激烈競爭和昂貴的電信收費幾乎無法生存下去。所以1997年5月,丁磊隻得再一次選擇了離開。

已經三次跳槽的丁磊在1997年的那個5月對自己的前途整整思考了5天,最後的決定是自立門戶,幹一番事業。

網易創業的50萬元資金一部分是丁磊幾年來一行一行寫程序積攢下來的,另一部分是向朋友借的。

經營Internet業務,最好能有一台Internet服務器放在電信局裏,怎樣能不花錢就把自己的服務器架到電信局機房裏去?丁磊為此費盡了心機。

最後,丁磊向廣州電信局呈上了一份方案,方案指出:現在Chinanet上的服務很少,因此無法吸引用戶上網,用戶即便上了網,沒有好的服務,也待不住。而網易提供的BBS服務能夠吸引夫妒用戶上網,並且能讓網民一泡就是幾個小時。

廣州電信局領導聽了這個方案覺得有理一一反正電信局又不用出資,而且這個服務也不會和電信局產生競爭,於是就給了網易一個IP地址,讓他們把服務器放到了電信局。

1997年5月4日,網易公司還沒有正式成立,網易BBS就正式開機運行了。由於丁磊是Chinanet上第一個安裝“火鳥”BBS的人,又經常泡BBS,他個人的影響,加上無為而治以及寬容,網易BBS上的人數三個月就超過了資深的“一網情深”。

網易架在廣州電信局的服務器是丁磊花兩萬元自己動手裝的一台奔騰PRO,硬盤18G。這樣大的硬盤僅用來放網易用來宣傳公司的一個主頁和BBS未免太浪費了,於是丁磊便決定免費向網友提供每人20兆的個人主頁空間,為此,丁磊還專門寫了一個包括計數器、留言本功能在內的個人主頁服務係統。

那個時候會做主頁的人很少,網易的影響不夠大也妨礙了網友把主頁放在網易的信心。於是,丁磊便開始在網上四處尋找個人主頁,發現不錯的個人主頁,就寫e-mail告知網易可以提供資源更豐富的個人主頁空間。

其後,網易還在北京在線、瀛海威等5個當時國內主力站點上連續做了3個月廣告,花了好幾萬元,終於使申請個人主頁的人潮洶湧而來。

在開始的時候,公司並沒賺到錢,為什麼還要把錢花在不賺錢的個人主頁上?在丁磊看來,如果他當初就考慮到做站點如何賺錢,就可能把路走錯。他受Linux影響很深,覺得服務就應該是免費的,根本沒想到網站今後會有收益。

網易不斷地壯大,後來每天10萬人的訪問量讓它在1998年短短4個月時間內,廣告銷售額就達到了10多萬美元。到了1999年的時候,網易廣告打算做到70萬美元。

1997年5月創辦的網易兩年間就成了中國最著名的門戶網站之一。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全世界都認為Internet目前尚處在投入期的今天,網易1998年的利潤就達到了400多萬元。

2000年3月,丁磊辭去首席執行官,出任網易公司聯合首席技術執行官,2001年3月,擔任首席架構設計師,專注於公司遠景戰略的設計與規劃。

小城市就像窮人圈子,大城市就如同富人圈子。一個人在小城市見識到的東西永遠沒有在大城市的多,大城市裏思想先進、技術發達,給人提供的各方麵條件也會很多。丁磊從寧波到廣州,又從廣州到北京這樣一個過程,正是一種向上遊前進的過程。寧做大城市的打工者,也不做小城市的工程師,這就是丁磊的選擇。

你還在執迷於那一句為失敗者設計的遁詞嗎?你還在念著“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做新時代的阿Q,欺人又自欺嗎?別再騙自己了,沒有人永遠甘於平淡,沒有人甘於碌碌此生。

做了鳳尾的人是幸運的,應懷著十分的熱忱,投入新的環境,創造屬於自己的明天。不要因為別人的出色而自暴自棄。“成功者絕不放棄,放棄者絕不成功”。

優秀是一種習慣

亞裏士多德曾經說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複的行為所鑄造的。因而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白手起家的富翁們,都是在具備諸多良好的習慣之後,才推動自己有了起家的可能。

有心人也許有這樣的發現:成功的人似乎永遠都在成功,仿佛有一種魔力在驅趕著他走向成功;而失敗的人似乎永遠都在失敗,仿佛他天生就注定是個失敗者。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種現象的出現?答案是“習慣”在起作用。如果一個人習慣於勤奮,習慣於結交朋友、發現機遇、珍惜時間、果斷決策等,他就會成功;如果一個人習慣於懶惰、虛偽、逃避等,他就會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