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野豬具有了危機意識,這樣它就會對突發事件從容應對。由此可見,危機並不可怕,沒有危機才可怕,沒有危機意識就更可怕。
對大自然的動物如此,對人如此,對企業也是如此,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中國有句古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意思是人要有憂患意識,用現代的流行語言來說,就是要有危機意識。
未來是不可測的,而人也不是天天走好運的,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們要有危機意識,在心理上和行為上有所準備,好應付突如其來的變化。如果沒有準備,不要談應變,就是心理受到的衝擊就會讓你手足無措。有危機意識,或許不能把問題消除,但卻可把損害降低,為自己找到新的生路。正所謂:危機,既是危險,又是機會。等待強者的是化危機為契機,等待弱者的必是在危機中死亡。
海爾集團能有今天,能成為中國最優秀的公司之一,就是因為他們有“危機意識。”
早在1985年,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當著全體員工的麵,將76台帶有輕微質量問題的電冰箱當眾砸毀,使員工產生了一種危機感和責任感,由此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海爾式產品質量和服務,譬如“用戶永遠是對的”,“海爾賣的不是產品,而是信譽”,“真誠到永遠”等等。海爾的生存理念是:“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更是給人一種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成為海爾集團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
微軟比爾·蓋茨說:“我們離破產永遠隻有十八個月。”正是這句比爾·蓋茨的名言,一直深刻影響著陳天橋。
縱觀陳天橋的創業曆程,一次次巨大的成功無疑讓世人驚羨不已,然而在每一次成功的背後,實際上都伴隨著一次次空前的危機。“不在沉默中爆發,就是沉默中滅亡”,全在於對“危機”二字的理解和選擇。
陳天橋在短短幾年時間成為中國首富的全部資產都來自於網絡遊戲。中國互聯網經過幾年的迅猛發展,網絡遊戲的門檻早已降低了許多,再加上盛大成功的示範效應,競爭者日眾,所以,中國的網遊市場上盛大“一枝獨秀”的日子不會太長久。這些負麵的弊端使盛大抵禦風險的能力愈加薄弱。
如果說政策的風險和業務單一是可以看見的危機,那麼還有一種看不見的危機讓陳天橋更是大傷腦筋,那就是“私服”(私服指私設服務器,網絡遊戲都是付費登陸,而私設服務器卻是免費登陸的,相當於盜版)。盛大前總裁唐駿曾經感言:“私服、外掛的泛濫是產業健康發展最大的障礙。”
幾起重大的“私服”事件,讓盛大損失慘重。因為這不僅直接影響了盛大的收入,而且使盛大的用戶信譽度直線下跌。雖然“私服”繼續擴大的勢頭被盛大聯合各地的文化、工商、公安等執法部門開展的嚴厲打擊而暫時製止了,但很難說不再有泛濫的那一天。所以,這對於陳天橋和盛大來說是一個潛在的危機。
盛大麵對政策的高風險、業務單一、黑客與私服,還有合作夥伴火拚等內憂外患,再加上越來越多的投資商進入了網絡遊戲領域,競爭愈加慘烈,這使盛大不由得感到陣陣寒意。或許某一天不小心,盛大就可能會從雲端跌落下來,印證陳天橋那句禪語般的讖語:在輝煌中猝然死去。
“危機”二字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思想裏有著雙重的解釋:“危”是危險,而“機”卻是機會。麵對著盛大的種種危機,深思熟慮之後,陳天橋把它們轉化成了前進的動力。對他來說,危機也是一種機會,一種好運的轉機。
20世紀90年代末期,當陳天橋剛涉足互聯網創業的時候,他沒有想到互聯網的寒冬期轉眼就到了。新千年伊始,互聯網的泡沫急速破滅,一陣血雨腥風之後網絡一片狼藉。盛大雖然僥幸挺了過來,但如果不能及時找到更好的切入點和發展空間,那麼結局也就可想而知。
此時,陳天橋的眼光瞄上了網絡遊戲這塊在當時來說乏人問津的“蛋糕”。幸運的是,韓國Actoz公司《傳奇》在此時擺在了他的麵前。為了代理《傳奇》,陳天橋舍棄了已經傾注了很多心血的卡通網站,裁減掉了大半數的員工,而且幾乎用盡了全部財產。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才使得陳天橋帶領盛大進入到一個嶄新的領域,並且由此造就了盛大的“財富傳奇”。
當盛大憑借《傳奇》在網遊界呼風喚雨、財富驟增的時候,一係列問題也隨之而來,盛大和開發商Actoz公司、銷售商育碧之間的矛盾和糾紛也拉開了序幕。
2002年9月,因韓國Actoz公司不慎將源代碼泄露,致使《傳奇》私服泛濫,給盛大帶來了巨大損失。與此同時,《傳奇》運營的“意外”成功也使得Actoz公司對分成費的要價越開越高,而且數次企圖單方麵毀約,最後雙方不得不對簿公堂。雖然盛大最終贏得了官司,但是這些接二連三的“麻煩”讓陳天橋意識到,要想真正占領網遊市場,必須在核心技術上掌握絕對控製權,代理模式再鹹功,也擺脫不了受別人控製的命運。再加上盛大與育碧的糾紛,這時候,自主研發、自辦銷售的第二次轉型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