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釀控訴大會的時候,楊絳正為改造思想作檢討。學生認為她的問題比較簡單——不屬於“向上爬”的典型,也不屬“混飯吃”的典型,她隻是滿足於當賢妻良母,沒有新中國人民的主人翁感。楊絳的檢討,就這樣一次通過。
開控訴大會就在通過楊絳檢查的當天晚飯後。她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隨她的一位親戚同去聽控訴。
楊絳的那位親戚是“活動家”。她不知從哪裏聽說楊絳的檢討獲得好評,特來和楊絳握手道賀,然後同去開會。會議主席談了一通資產階級思想的毒素,雲雲。然後開始控訴。
那時候,有個楊絳從沒見過的女學生上台控訴,形勢直轉急下,她不是楊絳班上的學生,可是她咬牙切齒、頓足控訴的卻是楊絳。隻聽她直嚷:
“楊季康先生上課不講工人,專談戀愛。”
“楊季康先生教導我們,戀愛應當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楊季康先生教導我們,見了情人,應當臉發白,腿發軟。”
“楊季康先生甚至於教導我們,結了婚的女人也應當談戀愛。”
這場大會在學校大禮堂舉行,參加者約三千師生員工。其時幾千雙眼睛都射向楊絳,她的那位親戚不知溜到哪兒去了。她隻好效法三十年代的舊式新娘,鬧房時戴著藍眼鏡,裝著不聞不見,木然默坐。接下去還有對別人的控訴,控訴完畢,與會者擁擠著慢慢散去,一麵鬧哄哄地議論。楊絳心想:早知如此,為何在醞釀控訴會上,沒人提及自己“談戀愛”的事情,卻一致通過呢?
楊絳默默走出大禮堂,恰似剛從地獄出來的魔鬼,渾身散發著硫磺味,還帶著一圈空白,群眾在這圈空白之外紛紛議論,聲調裏帶著憤怒。一位女同誌(大約是家庭婦女)感歎說:“咳!還不如我們無才無能呢!”
忽然,外文係係主任吳達元走近前來,悄悄地問楊絳:
“你真的說了那種話嗎?”
楊絳回答:“你想吧,我會嗎?”
吳達元立即說:“我想你不會。”他心裏明白,楊絳是一位治學嚴謹、說話很有分寸的老師。
楊絳很感激吳達元,可是那時也隻能謹慎地走遠些,恐怕累及他。
楊絳帶著這“一頭霧水”,獨自一人回到家裏。錢鍾書和女兒都不在家,女傭早已睡熟,沒人傾訴,沒人安慰。這天夜晚,楊絳思緒萬千:“假如我是一個嬌嫩的女人,我還有什麼臉見人呢?我隻好關門上吊啊!季布壯士,受辱而不羞,因為‘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我並沒有這等大誌。我隻是火氣旺盛,像個鼓鼓的皮球,沒法按下凹處來承受這份侮辱,心上也感不到絲毫慚愧。”於是,她隻看了一會兒書,便睡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