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碧波有情,楊柳依依,配上紅牆,有種莊凝的喜氣,蕩漾健康的情欲。小曼與誌摩曾在北海定情,日的青天,夜的皎月,他們都曾見過。1926年4月,春風一度,誌摩和小曼又去北海,心情已與去年不同,小曼歡快地大吃著東西,大步走路。回到家,又弄小狗,吃楊梅,仿佛又回到了少女時代。而後誌摩南下,處理家事,小曼雙手合十,念念心語,默默苦等。誌摩寫《兩地相思》,“那晚我不該喝那杯酒,添了我一世的愁”。愛情的諾曼底,他們都沒有給自己留餘地,期待來日晴朗,歡歌笑語。
生在那個時代,勇敢如小曼,也不免滿身傷痕,好在修成正果,就把傷痕當做勳章吧。1926年農曆七月初七,牛郎與織女在天上相會,小曼和誌摩,也仿佛天星下凡,曆劫解緣,在北海公園訂婚牽手。他們的請帖上有一幅竹圖,圖名是《野竹青霄》,折頁上寫:
夏曆七月七日即星期六正午十二句鍾
潔樽候敘
誌摩、小曼
拜訂
座設北海董事會
婚禮來了好多人,陳寅恪、趙元任都在,金嶽霖做了伴郎,胡適剛好去國外,沒法到場。徐家兩老隻送來一封信,人卻不見蹤影。在場有暗罵的,有暗讚的,百八十人心情複雜。小曼婚前夜失眠,吃了好些安眠藥,次日結婚,還是昏昏沉沉,被人扶著進了禮堂。哪知婚禮開始,居然驀地遭梁啟超一通痛訓。小曼莫名驚駭,頭上仿佛挨了一棒。也算奇恥。到底誌摩禮數周全,第二天還帶著小曼去梁家申謝。
婚後誌摩寫:“身邊從此有了一個人--究竟是一件大事情,一個大分別;向車外望望,一群帶笑容往上仰的可愛的朋友們的臉盤,回身看看,挨著你坐著的是你一輩子的成績,歸宿。這該你得意,也該你出眼淚,--前途是自由吧?為什麼不?”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小曼與誌摩迤邐南下,開始了婚後生活,戀愛的轟轟烈烈,轉而由絢爛到平淡,小曼與誌摩,將要接受更大的考驗。白娘子能夠水漫金山,卻未必抵得住日日的修行,白頭到老四個字,從來都是一個宏大又艱苦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