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必然帶來領導人員的進退。進,包括提拔和交流。提拔可以與領導人員後備人選隊伍建設緊密銜接(當然,不限於在後備人選中提拔);交流可以與領導人員培養和執行任期規定相結合。退,包括交流和退出領導崗位。退出領導崗位,除了正常退休和因犯錯誤被解除領導職務外,曆來是個難題。“能上能下”講了多年,真做起來阻力相當大。按照標準優化領導班子結構,為破解這道難題開辟了一條新路。每個領導班子對照標準,凡不符合標準的,堅決按照標準調整。對那些退出領導崗位的同誌而言,為班子優化而退出,是相對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當然,這並不排除對不合格的領導人員,應該理直氣壯地直接指出其問題,果斷地解除其領導職務。
2003年,寶鋼在所有二級單位普遍製定了領導班子結構配置標準。2007年,公司將領導班子分析工作製度化,並在原有班子結構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建立了二級單位領導班子結構化分析模型,重點從領導班子職數配置、班子成員傳記特征、班子運作過程等三方麵建立模型並開展分析。在職數配置上,對應各單位的戰略定位、業務特點和發展階段,體現“按需設崗、精簡高效”原則,建立經營管理崗位和黨群崗位設置的通用規定和配置模型。在傳記特征方麵,以認知背景為基礎,從年齡、教育背景、任期、職業背景、專業異質性等方麵展開分析。在團隊運作方麵,從決策方式和權力分布、團隊角色和能力結構入手,重點分析集權和民主、溝通和衝突、氣質類型、思維類型、領導素質等內容。同時,在領導人員年度績效評價的基礎上,從班子整體能力素質(A報告)、班子優化方案(B報告)和班子成員個體評價(C報告)3個角度,對各單位領導班子進行全麵分析。2009年,作為學習實踐活動的一個整改項目,寶鋼開始全麵推廣基層領導班子分析製度,並修訂了二級單位領導班子結構優化標準,不斷完善領導人員的管理製度。
五、人才隊伍建設“雙通道”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並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人才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寶鋼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確立“人才強企”方針,堅持以人才成長“雙通道”為基本思路。對“雙通道”要準確把握。“雙通道”,是指根據人員的特長,分別設定主要是朝著經營管理方向發展,還是從專業技術方向發展的成長路徑。這兩條成長路徑是相通的,有分有合的,在一定程度上複合的,流通的(根據發展和使用的實際情況,領導人員可以改做專業技術工作,專業技術人員也可以改做領導工作)。“雙通道”是一個大的類別劃分,如果細分,技術人才可分為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可分為各類經營管理人才,那就可以說是“多通道”了。
之所以提出“雙通道”,是為了改變重經營管理人才、輕專業技術人才的不良傾向。要從克服陳腐觀念和改革不合理的製度兩個方麵,進一步解決“官本位”問題,使“雙通道”落到實處。要按照《規劃綱要》提出的“以提高專業水平和創新能力為核心,以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為重點,打造一支宏大的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要求,立足於寶鋼自主創新、二次創業的大局,給專業技術人員以足夠的發展空間。
2009年,公司啟動專業技術領軍人才培養計劃(“金蘋果”計劃),計劃用8到10年時間,培養一批能在國際舞台漫步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技術領軍人才。同時,重構寶鋼技術創新團隊和運作模式,使“金蘋果”團隊逐步成為寶鋼技術創新的基本細胞,在技術研發、相應產線的持續改進和新建、技改項目自主集成創新等方麵,發揮強大的引領作用,促使寶鋼的產品結構持續優化,確保核心產品在市場上處於領先地位,使寶鋼自主創新技術在世界鋼鐵史上留下屬於自己的印跡。要采取措施穩定現場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者隊伍,這是一個必須下決心解決好的極其重要的問題。《規劃綱要》提出:“以提升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為核心,以技師和高級技師為重點,形成一支門類齊全、技藝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寶鋼要繼續抓好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