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領導力智慧:著眼於解決問題的領導方法應用能力 (2)(1 / 3)

—領導就是服務。鄧小平指出:“什麼叫領導?領導就是服務。”中國共產黨,“它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群眾,正因為,而且僅僅因為,它是人民群眾的全心全意的服務者,它反映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意誌,並且努力幫助人民群眾組織起來,為自己的利益和意誌而鬥爭”。“中國共產黨員的含意或任務,如果用概括的語言來說,隻有兩句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以人民利益作為每一個黨員的最高準繩。”“領導就是服務”,說明中國共產黨成為管理現代社會的領導者,領導活動的最高價值是為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服務。鄧小平“總是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讚成不讚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製定方針政策和作出決斷的出發點和歸宿”。

—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戰略思維原則。鄧小平指出:“教育要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雖然“三個麵向”是講教育問題時提出來的,但其思想適用於所有領導活動。現代化是幾代中國人的夢想和追求,鄧小平指出:“我們黨在現階段的政治路線,概括地說,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個現代化。”中國的現代化是在開放的世界中進行的,“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中國的現代化是一個持續的很長的曆史過程,“我們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須預見到遠期的需要”,“放眼世界,放眼未來”。“三個麵向”思想的巨大貢獻,在於提出了新時期我們應具備的新的開放性思維方式,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時空觀。“麵向世界”是空間概念的開拓,“麵向未來”是時間觀念的延伸,“麵向現代化”則是空間和時間的統一。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領導藝術。“兩手抓”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內容。鄧小平指出:“我們現在搞兩個文明建設,一是物質文明,一是精神文明。實行開放政策必然會帶來一些壞的東西,影響我們的人民。要說有風險,這是最大的風險。我們用法律和教育這兩個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搞四個現代化一定要有兩手,隻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謂兩手,即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製。”“兩隻手都要硬。”鄧小平還在不同場合,針對不同問題,曾經講過:“一手要抓改革開放,一手要抓嚴厲打擊經濟犯罪”,“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打擊各種犯罪活動”等等。這一係列的“兩手抓”,體現了鄧小平領導思想的一個鮮明特點,即按照辯證法辦事。

—崇尚實幹。崇尚實幹是鄧小平鮮明的領導風格。他在1978年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被稱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中,批判了官僚主義,指出:“在管理方法上,當前要特別注意克服官僚主義。”從克服官僚主義的高度講工作作風,抓住了工作作風中存在的要害問題。隻有有效地克服官僚主義,才能真正做到實幹。

在老一輩革命家中,陳雲關於領導思想和領導方法的論述,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陳雲的“十五字訣”準確而深刻地體現了領導哲學的精髓。

陳雲從幾十年的領導實踐中總結出“不唯上、不唯書、隻唯實,交換、比較、反複”的“十五字訣”。他對這十五個字的解釋是:“不唯上,並不是上麵的話不要聽。不唯書,也不是說文件、書都不要讀。隻唯實,就是隻有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研究處理問題,這是最靠得住的。”“交換,就是互相交換意見。”“比較,就是上下、左右進行比較。”“反複,就是決定問題不要太匆忙,要留一個反複考慮的時間。”這十五個字,是領導哲學箴言,它概括了充滿唯物論和辯證法的領導原則和工作方法。按照陳雲的解說:“這十五個字,前九個字是唯物論,後六個字是辯證法,總起來就是唯物辯證法。”陳雲提出“十五字訣”,是有強烈的針對性的。

我們黨早就提出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但是現實中做到實事求是是不容易的。影響做到實事求是的主要原因,一是唯上,二是唯書,要真正做到實事求是,就必須做到不唯上、不唯書、隻唯實。陳雲說:“我們要講真理,不要講麵子。是什麼就是什麼,應該怎樣就怎樣。”有了“隻唯實”的動機還不夠,還要有能夠保證做到“隻唯實”的正確方法,這就要做到交換、比較、反複。這六個字,陳雲從1940年開始講,講了半個多世紀,是他深思熟慮的重要觀點。關於這六個字的關係,他說:“交換是帶頭的”,“交換是為了更全麵地認識事物,比較則是為了更好地判斷事物的性質”,“比較仍然是認識的過程,反複則既是認識的過程,也是實踐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