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曰:“大小多少。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大生於小,多起於少。圖謀困難的事情要趁它容易的時候,處理重大的事情要在它細小的時候。因為天下的難事,必須從容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必須從細小的地方做起。)領導人員正確處理大事與小事的關係,在集中足夠的精力於企業戰略決策和人力資源管理等大事的同時,必須切實做好與員工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事,包括大量瑣碎的“小事”。員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三最”利益問題,相當一部分看起來似乎都是小事,然而,領導人員如果不重視,不親自抓,往往就會誤了大事,甚至壞了大事。相反,認真抓了,為員工解決了切身利益問題,就能調動起員工為寶鋼的大事業而奮鬥的積極性。在為員工服務方麵,人才開發院黨委提出了“八個一下”的工作方法,即員工有委屈傾聽一下,有為難幫襯一下,有矛盾化解一下,有問題分析一下,有難關示範一下,有成績肯定一下,有好事祝賀一下,有機會推薦一下等等。看上去這都是些婆婆媽媽的小事,但這些小事做好了,就會增強凝聚力,激發創造力,在寶鋼二次創業這件大事中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選擇與求全
領導能力從一定的角度看是選擇能力。有些領導人員總想把事情做全。其實,這是不可能的。領導人員必須學會選擇,不選擇無法工作。選擇的同時就意味著放棄,選擇是一門高深的學問,領導人員必須敢於選擇、善於選擇。要防止四麵出擊,四麵出擊貌似求全,實際四麵落空,於大局有害無益。“失敗的原因並不是努力程度不夠,而是精力分散。”所以說,“聚焦關鍵”至關重要。當然,我們在善於選擇、“聚焦關鍵”的同時,還要善於“彈鋼琴”,統籌兼顧,防止顧此失彼。毛澤東專門論述過“彈鋼琴”的領導方法,他指出:“學會‘彈鋼琴’。彈鋼琴要十個指頭都動作,不能有的動,有的不動。但是,十個指頭同時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調子。”“要抓緊中心工作,又要圍繞中心工作而同時開展其他方麵的工作。”“凡是有問題的地方都要點一下,這個方法我們一定要學會。”
寶鋼的許多領導人員,管理複雜的業務,往往要同時應對很多事情。必須清醒地意識到,我們是不可能在諸多不同的領域同時取得成功的。所以,作為領導人員,要慎重處理好“選擇與求全”這對關係。選擇往往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作為領導人員,在很多情況下,作出選擇確實不容易。但是,為了真正做好工作,為了對寶鋼負責,必須解決好不敢選擇或不善於選擇的問題。常言道,事在人為。其實,事在人為又在人不為。一個優秀的領導人員,要敢於說“不”,當然,更要善於說“不”。工作上,必須選擇大事、重點工作,必須選擇深入實際、聯係群眾工作。從寶鋼的實際情況看,不少領導人員對工作的選擇並沒有把握好,當發生矛盾時,沒有優先選擇大事、重點工作和深入實際、聯係群眾的工作,而是在選擇那些遠不如這兩類工作重要的事情。即便如此,已經搞得筋疲力盡,卻未必達到期望目標。
對寶鋼來說,產業的選擇是最重要的選擇。在發展主業和多元產業的把握上必須處理好選擇與求全的關係。“沒有一家企業能夠無所不做。即使有足夠的金錢,它也不會永遠有足夠的合格人才。因此,它必須確定優先次序。最糟糕的是‘試圖每一件事都做一點’,那肯定將是一事無成。即使優先次序確定得並不恰當,但也要比不確定優先次序要好。”一業特強、相關多元產業協同發展,是寶鋼新一輪發展戰略的產業發展方針。在做強做大鋼鐵主業方麵,寶鋼選擇了“精品+規模”戰略。在發展多元產業方麵,寶鋼選擇了與鋼鐵主業密切相關的鋼鐵原材料資源貿易、鋼材深加工、工程技術和信息、煤化工、生產服務和金融等六大產業。曆史的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現實經驗教訓告訴我們,寶鋼產業發展方針的選擇是正確的。
五)內容與形式
內容與形式,內容是主要的,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馬克思指出:“如果形式不是內容的形式,那麼它就沒有任何價值了。”但是內容離不開形式,好的形式對內容的體現具有重要意義。我們應當做到形式與內容統一,重內容,形式服從內容,形式為解決實際問題服務。“一種工具,並不一定越大就越好。能夠以最小的努力、最小的複雜性和最小的動力做好工作的工具,就是最好的工具”。“工具必須為工作服務,適合於工作的需要”。必須反對片麵追求形式的精致,因為這種追求反而造成內容的稀釋,造成活內容變死。領導人員的活動有個形象問題,形式關乎形象,於是不少人越來越講究形式,以至於過度追求形式,走向極端,發展到負麵,從而傷害內容,成為影響領導形象、能力和健康的累贅。聯係寶鋼當前實際,怎樣開會、怎樣講話、怎樣寫文章、怎樣做PPT等問題,都有研究和改進之必要。在IBM的一次會議上,CEO郭士納要求經理人關掉投影儀,停止播放長篇大論的PPT,隻是口頭彙報。這個故事不脛而走。很快,在IBM,製作最好的幻燈片不再被看做是取得成功需要達到的一項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