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程控製過程中,應當指出的是,一方麵要“控製”過程,另一方麵應注意不能把人管死。企業的活力在於員工的創造力,員工的工作要適應千變萬化的市場。“控製應該是工人的一種工具,而永遠不應該是工人的主人”。怎麼在過程控製中鼓勵員工開展自主管理活動,給員工留有足夠的創造空間,為員工的發展提供舞台,是領導人員必須高度重視的一個問題。寶鋼在員工自主管理方麵作出了巨大努力,應當持之以恒地推進。
“過程與結果”之間的關係能否處理好,評估很重要。領導不能隻是一味地下指令,更要看指令實現的效果如何,這就要進行評估。通過評估,把好的做法保持下來,並不斷發揚光大,實現持續改進。古語說:“廢一善則眾善衰,賞一惡則眾惡歸”。(如果評估不當,廢棄一個賢人,其餘的賢人便會引退了;獎賞一個惡人,其餘的惡人就會蜂擁而至。)我們不僅應重視評估,而且應恰當評估。
過程往往是曲折的,成功往往是曲折前進的結果。《周易》曰:“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由“曲”而“成”,是包括天地在內萬般事物運行變化的普遍規律,萬般事物由“曲”而“成”概莫能外。我們通過晝夜、陰陽等變化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辯證關係可以懂得並效法此道,避免過失。否則即便是神也沒有辦法,《易》也不會給你提供一成不變的模式。)“曲成”不僅是事物的形態,而且是事物變化的過程和取得成功的一般規律。“曲”為過程,“成”為結果。而“曲”既有已知之“曲”,又有未知之“曲”;既有順暢之美好曲線,又有探索之艱難曲折。寶鋼一次創業很多成就都體現了“曲”之“成”,寶鋼二次創業需要創新的題目更多,難度更大,領導人員務必增強“曲成”意識,防止浮躁心態,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係,努力實現二次創業、科學發展的目標。
四、領導哲學和領導藝術
對於領導方法的重要性,絕大多數領導人員都是知道的,然而,要真正掌握正確的領導方法,並不容易。寶鋼的各級領導人員,為了增強著眼於解決問題的領導方法應用能力,進而掌握領導藝術,必須努力學習哲學,使自己在十分複雜的領導實踐中,智慧地處理問題,做一個事半功倍的領導者。
一)把哲學作為一門基本課程
《論語》中,有一段孔子與學生冉求之間關於“語上”(談論高深問題)的對話。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訴他高深學問。)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冉求道:“不是我不喜歡您的學說,是我力量不夠。”孔子道:“如果真是力量不夠,走到半道會再走不動了。現在你卻沒有開步走。”)這段對話給我們的啟發是,作為一個領導人員,要研究和解決難題,不可畫地為牢,而必須“出發”—向前走。向前走,就必須學習。領導人員要學習的內容很多,從領導方法、領導藝術的角度而言,最重要的是學哲學,要把哲學作為一門基本課程。學哲學是為了用哲學,要緊緊聯係領導實踐,通過學哲學改進領導方法,掌握領導藝術,提高領導水平。
毛澤東指出:“基礎的東西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個東西沒有學通,我們就沒有共同的語言,沒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許多皮,還扯不清楚。有了辯證唯物論的思想,就省得許多事,也少犯許多錯誤。”鄧小平指出:“現在我們的幹部中很多人不懂哲學,很需要從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很需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的實踐中寫作的《實踐論》與《矛盾論》,是中國革命基本經驗的哲學總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哲學基礎,是我們學哲學的必讀經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