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後 記 (1 / 2)

一)

《寶鋼領導力》是《寶鋼領導力基礎教程》(簡稱“《教程》”)的公開版。從動筆到完成2010版的撰寫,用了四年多時間。

這是一本寶鋼人自己寫自己的領導力專著。寫這本書的動機,序言中已經側重從寶鋼發展需要的角度作了闡述。還有另外一個角度,那就是寶鋼各級領導人員自身發展需要的角度,對此,前言中也作了闡述,這裏再做一些補充。

寫這本書的動機,是想回答“在寶鋼,怎麼才能較快地成長為一個優秀的領導人員”這樣一個重要的基本問題。對此,寶鋼的各級領導人員或多或少地都能從其他人,特別是比自己資深的領導人員那裏聽到某些見解,也一定能程度不同地從自己的工作實踐中獲得某些感悟。然而,卻往往看不到或聽不到對這個問題基於寶鋼發展曆史和現實的,比較集中的、係統的回答。甚至對寶鋼曆史上的不少經典案例、經典故事,有些現任領導人員也不太清楚。那麼,有沒有可能比較集中、係統地回答好上述問題呢?當一個企業曆史過於短的時候,要做到這一點是不太現實的。而寶鋼的曆史已經超過30年了,具備了回答好這個問題的可能性。

上述問題是重大的現實問題。要回答好現實問題,往往需要我們先從曆史中去尋找答案。現在的寶鋼,乃至未來的寶鋼,都是曆史的寶鋼的延續。總結曆史,才能認清現實,預見未來。

寶鋼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產物,從總體上說,是一個成功的中國國有企業。三十而立,寶鋼是在風雨中立起來的。寶鋼在改革和發展中,積累了帶有規律性的基本經驗,是我們必須堅持和傳承的。作為現任寶鋼的各級領導人員,在將主要精力投身於二次創業、科學發展的“熱線”實踐的同時,有必要做一些“冷線”的工作—總結和研究寶鋼曆史的工作,尤其是從曆史中提煉寶鋼領導力的工作。這是我們的責任。作為企業軟實力建設的重大項目,寶鋼正在建設知識管理體係。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從曆史中提煉寶鋼領導力,將公司的領導力知識以合適的方式傳播給寶鋼各級領導人員,這是知識管理體係建設中最重要的工作。當然,我們研究寶鋼曆史,是為了寶鋼的現在和未來。所以,這種研究,是與對現實的分析和對未來的預測緊緊聯係在一起的。

動機是一種追求,追求產生動力。當我們潛入寶鋼的曆史和現實時,那麼多感動人的故事,那麼多啟發人的案例,煥發了我們寫《教程》的激情。要回答好“在寶鋼,怎麼才能較快地成長為一個優秀的領導人員”這個問題,無疑是非常不容易的。承擔《教程》撰寫任務的課題組的成員,工作都很繁忙。四年多來,為了完成分工負責的任務,大家放棄了許多節假日休息時間,查閱了大量的寶鋼曆史資料,讀了許多書。自《教程》初稿形成到定稿,大改11次,小改多少次已很難算清楚了。課題組成員付出了艱辛努力,力求把工作做得好些、再好些。我們立足於寫以寶鋼曆史為依據的領導力,寫為解決寶鋼現實問題服務的領導力,寫促進寶鋼未來健康發展的領導力。《教程》提出的寶鋼領導力七個核心要素以及對要素的逐一展開論述,就是對“在寶鋼,怎麼才能較快地成長為一個優秀的領導人員”這個問題的回答。《教程》提出的每一個觀點,都是我們認真思考的結果,其中不少觀點,是我們新的研究成果。

二)

《教程》是在《寶鋼領導力研究報告》(簡稱“《研究報告》”)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2006年9月,寶鋼領導力研究課題組成立。經過近一年的積極工作,寫成了《研究報告》初稿。2007年8月,經寶鋼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集團公司”)領導班子和寶鋼領導力課程編審委員會(簡稱“編審委員會”)討論,審定了寶鋼領導力七大核心要素。2007年9月起,集團公司領導和課題組全體成員,在各層級的領導人員培訓班上,講授寶鋼領導力課程,在與學員的互動中,修改《研究報告》。2008年8月,寶鋼把領導力研究和開發,列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重點整改項目。

課題組在學習實踐活動中,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過程中,聚焦寶鋼二次創業、科學發展,運用多種方式,進行了深入學習研究,對《研究報告》作了重大修改。2009年1月,經集團公司領導班子和編審委員會討論,審定了《研究報告》的主要內容。之後,課題組再次修改《研究報告》,並吸收了部分二級單位負責人一起直接參與《研究報告》的修改。3月和4月,課題組集中聽取修改意見,主要有:在集團公司黨委中心組和二級單位主要負責人範圍內,分別召開了兩次虛擬會議(網絡會議)進行討論;在訪談寶鋼主要老領導的基礎上,書麵征求他們的意見;在京滬兩地,分別召開了三次領導力專家座談會。4月和5月,課題組對《研究報告》作了第二次重大修改,形成了上報稿。6月中旬,《研究報告》以及配套案例上報中央組織部領導、國務院國資委領導和上海市委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