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李寧:培養積極的財富心態(1)(1 / 1)

在中國,很少有人不知道李寧這個名字。他曾經叱吒體壇,先後榮獲14項世界冠軍,贏得一百多枚金牌,洛杉磯奧運會上一舉奪得三枚金牌,成為中國體壇的一座豐碑。然而,1988年,“王子”經曆了漢城奧運會的失敗後,從此黯然離去,告別體壇生涯。那年李寧25歲。16年後,李寧公司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李寧股票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在香港公開發售的認購數量為暫定發售股份總數的數倍;國際配售也出現了約11倍的超額認購。首日上市開盤價較其首次公開募股價格上漲8%。昔日的“體操王子”成為資本市場上一顆耀眼的“財富新星”。

李經緯帶入商界

對於李寧創業的動機,我們可以用他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來總結:“廣東人有一句話:人始終要出來‘揾食’的。”而李寧在“揾食”路上遇到的第一個人,就是李經緯。

1988年漢城奧運會後,李寧的體能和體操事業似乎都已經到達極限。時任健力寶集團董事長的李經緯適時出現在李寧麵前。在李寧退役晚會的現場,李經緯送上一個純金護手,邀請其加入了健力寶集團。作為李經緯的特別助理,李寧不負眾望,顯示出商人的特質。他策劃了一次成功的廣告片,極富衝擊力,親自出演並重金投放在央視,效果非常好,帶動了銷售額大幅上揚。

李經緯給了他一個機會去建立屬於自己的獨立王國——“李寧”品牌,理由是愛國。李經緯因為體育營銷而聞名,他的最初宣傳口號是讓中國運動員喝自己的飲料,現在他告訴李寧:你要讓中國運動員穿中國人生產的運動服。1989年,健力寶投資成立健力寶運動服裝有限公司,由李寧全權打理。這家公司,就是李寧集團的源起。實際上,這家坐落在廣東三水的公司,目前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就是廣東李寧體育發展有限公司。“最初我加入健力寶是負責市場推廣,同時,他們也非常支持我去創建一個品牌,他們主要負責廠房,而我則負責品牌開創。最難的是我不懂做生意,要慢慢學,其中關於產品開發、生產水平以及市場營銷等各方麵都要建立專業化的運作。幸好初時有幾位隊友幫我去搞了第一間店,還記得1990年亞運會開幕前兩天,我們在北京開設了第一間店,是和我的隊友一起來做的。”李寧這樣談起了創業經曆。

“創業過程可以說從頭到尾都遇到困難。我很難給你一些例子,我當運動員時,樂嗬嗬、苦兮兮也是這樣過日子,要我說實在說不出來。但我知道,我對這爿生意很有興趣,對體育用品研發、開拓很有興趣。”

民族主義的旗號並不總是十分管用,第一次訂貨會沒人買東西。那時候經銷商大都是體委係統的人,大家給麵子來見李寧,但是吃了飯打了招呼就閃人。

李寧想到建立專賣店,經營自己的營銷體係,他所擁有的隻是“李寧”這個冠軍頭銜帶來的影響力。從一開始,陰差陽錯之下李寧公司就走向品牌公司之路,這種模式類似耐克,特點是“重品牌輕資產”,產品交給代工廠生產。

與此同時,李寧完成了最重要的一跳:去健力寶化。此時的中國股市已經開始深入人心,資本市場需要產權清晰的企業。健力寶畢竟是國有企業,將來李寧公司做大了,這都是扯不明白的恩怨。李寧的顧慮是這樣做是否對不起李經緯,會不會被人罵作忘恩負義。

如果把李寧的生涯分為運動員生涯和商人生涯兩個階段的話,可以說**和李經緯分別是李寧這兩大階段最重要的兩個人。國家體操隊教練**,把李寧培養成為奧運領獎台上的世界冠軍。他的名字,出現在創辦股東的行列。作為李寧公司的創辦股東,**可以獲得萬股上市公司的股份,根據股價計算,**此項資產在206萬至260萬港元之間。將李寧帶入商界的健力寶前董事長李經緯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在去健力寶化時,李寧分4次贖回了健力寶所占股份,李經緯大度到甚至沒有要股份投資的回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