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彥宏看來,百度能做到這一點的重要原因是,搜索的工作不是向億萬人展示廣告,而是與億萬人建立聯係,並且這種聯係是根據他們自己的請求建立的。
李彥宏的信心來自於此前在沒有任何引導的情況下,市場上主要C2C交易平台超過40%的流量是從百度獲得的。
李彥宏試圖充分利用這一特點,獲得發展電子商務的極大優勢。為此,李彥宏專門成立了獨立事業部運營百度C2C交易平台的業務。目前有關C2C交易平台的產品技術研發工作已經展開,百度也正全力招兵買馬,完成最重要的新事業部團隊組建工作。
2008年,百度正式推出麵向用戶的C2C網站——百度認為,此舉標誌著中國電子商務進入“ESE時代”(E-commercebasedonsearchengine)。
對於青年人來說,與其羨慕李彥宏式的成功,不如借鑒他對自己的未來的獨立思考。“無論做什麼事情,我都要有自己的理由,要相信自己的判斷。”在李彥宏看來,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是判斷力,也是青年人最需要培養的東西——通過踏實學習,積極和不同的人**流知識和思想,慢慢地就不會再輕信,而是逐步形成自己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這幾乎是李彥宏自己的現身說法,也應當有價值延伸成為更多青年人的思考。
中國五千年的曆史文化容易使得國人有一個向後看,而不是向前看的精神文化係統。這個係統的曆史惰性與文化滲透,也每每造成對於獨立思考精神的製約和誤讀。青年人恰恰是最具生機活力,最少保守思想,最富創新**,最具改革意識的。我思故我在,享受創造、創作的成就感,而絕不重複自己,由此,獨立之思想得以從一代代青年人思考中迸發,並不斷推動時代發展。
所有的繁華終有散盡的一天,所有的青年都會老去,但是當這個時代過去,後來的人們會看到,曾經有這麼一群如李彥宏般的青年人來過,他們的內心閃爍著思考的光芒,而這些光芒,還將照亮後來人即將要走過的路。
第一節借錢的智慧
如果可以借別人的錢來為自己賺錢,就絕不從自己的口袋裏掏出一個子兒。
創業初期,很多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困惑:手頭的資金極其有限,怎樣才能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求得大發展呢?這是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
沒有錢,你可以向親朋好友借,你可以向銀行、老板借;沒有技術,沒有人才,沒有經驗,你可以向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借;你可以借別人的腦袋和智慧來為我所用,你可以跟他們搞聯盟、搞合作。
你開始創業,名不見經傳,沒有名氣怎麼辦?沒關係,你可以借品牌之名、借名人之氣,揚你之美名。
你還可以借勞力、借地盤、借設備、借名氣等為我所用。總之,一個借字,天地廣闊,大有作為。
李彥宏的創業之路,也是在“借”中發展起來的。百度最初的商業模式是仿照Inkotomi,這是一家為門戶提供搜索服務的網站,在互聯網發展的繁榮期,市值一度高達200億美元。但在當時中國市場的競爭中,麵對諸多門戶網站,百度的模式並無多少底氣。這是百度最初“借”的商業模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