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木薯也要種,不過那點木薯根莖,最多隻能種幾分地吧。
說起木薯根莖,她終於想起那不知名種子發芽的事,於是跟劉長工交代了一句,就去看看。
上一次來看的時候隻有兩片小肉葉,如今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竟已經長到她膝蓋以上了。
一根小指粗細的主幹,還有很多細小的側枝。
側枝上每個葉柄都有三片長橢圓形的葉子,葉子紋理清晰,表麵光滑,跟龍眼樹葉有些相似。
這應該是一種落葉喬木,樹苗還太小,她一時間有些分辨不出來這是什麼樹。
而且它的種子很是眼生,味道也不好,應該不是常見的堅果。
她記得趙揚說,那些種子是他們走的時候,一個老人塞給他們的,會不會是南詔國的人以這個樹的種子為食,然後走之前就好心地給他們一些路上吃?
不管事實是不是如此,她晚上得進圖書館找找資料,看看有沒有哪本書記載著這種植物,畢竟南詔國連木薯都有,說不定還有一些比較有價值的植物呢。
要是這個樹苗沒什麼價值,那她也好早點放棄種植。
圖書館裏燈火通明。
她找來所有記載著熱帶和亞熱帶植物的書籍,就著粗茶開始“挑燈夜讀”。
原本是一幅很勵誌的畫麵,奈何她穿著一身粗木麻衣,頭上還挽著一個素雅的發髻,加上裝茶的是個碗口鑲藍邊的陶瓷碗。
與充滿現代氣息的圖書館顯得特別違和。
不過這並不影響她心無旁騖的看書。
兩摞高高的書籍襯得她人更加的小巧。
得益於以前天天沉浸在各種小說裏,如今的她早就練成了一目十行的本事。
加上書本都是帶圖片的,所以不到兩刻鍾,就能翻完一本書。
等一碗茶都喝完的時候,她終於找到了一個相似的植物——三葉橡膠樹。
不管是樹葉還是種子,都跟這個三葉橡膠樹長得一樣。
隻是楊禮他們帶回來的種子是剝好殼的,帶殼的橡膠樹種子分成三瓣,外殼是淺褐色,有些粗糙。
葉夏至心滿意足地合起書本。
橡膠樹,那價值就可高了。
生活中常用到的鞋底、車輪、橡膠手套,還有許許多多東西,都可以用橡膠製作。
而且橡膠樹很好種植,最常用的就是扡插,正好那一袋種子沒多少,到時候可以直接在剪些健康的樹枝下來,往地裏一插,再稍微侍弄一下,基本都能成活,一棵樹能割三四十年的膠。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橡膠樹至少五年樹齡才能割膠。
看來,她要等五年以後,才能穿上橡膠鞋底。
弄清楚那些種子是何物之後,她心情出奇地好。
時間已經不早,她把書放回原位,才拿上那個陶瓷碗出了圖書館。
外麵夜深人靜,她倒頭就睡。
次日,她也沒有著急去把剩餘的橡膠樹種子拿去種,書上說最適合育苗的時間是二月份,屆時樹苗成活率高,也恰好趕上三月份的抽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