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二月,蒼梧郡真正的冬天終於來了。

這會兒百姓們的冬衣都是裏麵填充點木棉,或者是家畜家禽的毛發。

葉夏至今日穿的衣裳,裏麵就填充著厚實的木棉,沒有棉花保暖,但應付一下這不會下雪的冬天也足夠了。

何況蒼梧郡的冬天不會持續很久,隻要一出太陽,氣溫就會回升,去年過年的時候,就隻需穿兩件薄薄的衣裳。

祁誦覺得自己當初留下來過冬這個決定十分明智,往年這個時候他早就稱病躲在家裏烤火取暖,哪還能像如今這般閑著沒事就出來溜達溜達。

葉夏至進入放甕的房間,由於裏麵炭火不斷,一直都是暖烘烘的。

她來到一排甕前,打開其中一個蓋子,隨後雙手抓著甕沿,費勁地將甕側倒。

這是第一天熬的糖漿,裏麵的黃冰糖晶體已經穩穩地附在甕壁。

果然,在溫度高些的空間裏,結晶的速度要快些。

又去看第二天熬的,結晶情況如跟第一天的相差無幾。

又去看了第三天的,甕壁上也是厚厚地一層冰糖結晶。

第四天的相對於前三天的來說,冰糖結晶要薄一點點,看來還沒到時間。

由於訂做的甕就要快要用完,她便叫人來把這些甕都抬出去倒水晾幹。

十八個甕裏麵的水都倒幹淨,然後側放在院子裏的架子上。

葉夏至細細一看,其中一個甕裏的冰糖顏色要比其它的深很多,像是糖漿熬糊了。

要是沒記錯,這個是第三天熬的。

於是問負責熬糖漿的工人,“這一甕糖是誰熬的?”

眾人以為葉夏至生氣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說話。

好一會兒之後,一個瘦小的少年低著頭站出來,葉夏至記得他叫祝二樁。

祝二樁怯怯地道:“是我熬的。”

葉夏至臉色沒變化,問道:“這鍋糖漿為何會熬得不一樣?”

“我,我那天拉肚子,往茅廁跑了好多次,就……”少年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小。

葉夏至點點頭:“下不為例,若有下次,你可以讓旁邊的人幫忙照看下。”

“是。”少年答應完,又縮回去。

葉夏至看著麵前的幾人,道:“大家一起做事的,就應該互幫互助,在夥伴不方便的時候,希望你們能順手幫一下忙,畢竟這也不費多大的力氣。”

幾人原本有些事不關己,聽到葉夏至的話,都低著頭,有些慚愧。

那天他們也看見祝二樁時不時就去離開一次灶口,隻是他們完全沒有想到要幫他看一下柴火或者攪動一下糖漿,因為總覺得那不是自己的事。

這下被葉夏至一說,眾人都有些臉紅。

葉夏至平日對工人們並不算嚴厲,這次是小事,她也不想過多計較,但工人們的思想有時候是要轉變一下,不能隻光顧著自己的活,也要著眼於整個團隊才行。

於是她又花了點時間,跟他們說了幾句道理。

她深知講道理的用處不大,思考了下,幹脆定一個製度,將他們分作一個組,要是誰出錯了,出錯那人扣三文錢,其餘的人連坐扣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