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ay13(2)(1 / 1)

不是所有藏羚羊都有不可想象的長途遷徙,也沒有一成不變的遷徙路線,每年受氣候、草場、水源等條件因素的影響,藏羚羊的遷徙時間及路線都有差別。藏羚羊為什麼會有獨特的生育性大遷徙?確實還沒有一個靠譜答案。

讓我更加不解的是,除了母藏羚羊特有的生育性大遷徙外,公藏羚羊貌似也有自己的遷徙行為。這緣於我去年秋季旅行中所見,某條山穀裏接連驚現四個大型藏羚羊群,皆是首尾相接,綿延不絕,成千上萬的藏羚羊在身邊奔跑,真是難以置信。其情形隻在早期西方探險家的記錄裏有過,我當時的第一念頭,這可能是近十年發現的最大的藏羚羊種群了。可仔細一瞧,這些藏羚羊皆是長角的雄性,頓時疑竇重生。公藏羚沒有明顯的遷徙行為,它們會在母藏羚羊生育遷徙後照顧上年的小羊羔,擔任奶爸角色。所見的龐大公藏羚羊群自北向南遷徙,也沒有相關記錄和資料比對,我所能理解的就是它們要去和母藏羚羊彙合,集體交配。

母藏羚羊生育性夏季大遷徙,公藏羚羊交配性秋季大遷徙?有點“郎才女貌”的意思。按照藏羚羊一夫多妻的婚姻製度,如果所見的公藏羚羊群果是去集中交配,那麼至少有五至十倍的母藏羚羊在幸福地等待著,這將是一個無法想象的群歡場麵。

時下,藏羚羊被譽為“高原精靈”,一度取代了“高原之舟”的野犛牛成為了新的形象代言人。幾十年前,藏羚羊地位還沒有如此之高,源於夏勒博士向世人展示了其悲慘命運,便是著名的“沙圖什披肩”,又名“指環披肩”。藏羚羊絨編織的披肩,柔軟地可以穿過一枚戒指。一條沙圖什披肩需要四百克左右生絨,等於五隻藏羚羊小命,卻是歐美上流社會趨之若鶩的奢侈品,市價高達上萬美金。因而,不論有多少藏羚羊,也不夠人類炫耀。

捕獵藏羚羊曆史久遠,獵人利用機關捕獲藏羚羊取之肉、皮、角三大樣。尤其羊角,不僅是傳統的藏藥,羊角還可以用來製作精美刀柄,深受牧民喜愛。這種獵殺是非常有限的,真正大規模屠殺,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大量淘金者湧入可可西裏開始。淘金者先是老老實實地淘砂金,隻在冬季缺少食物時獵殺少量藏羚羊作為補給。當淘金者與沙圖什披肩暗合時,瘋狂地屠殺便開始了……一條沙圖什披肩上萬美金,合當年人民幣彙率八萬元,五隻藏羚羊皮最多賣兩千元,其間利潤竟高達四十倍。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形象地說道:“如果有50%的利潤,資本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這般,短短幾十年,藏羚羊從一百萬隻銳減為幾萬隻。

近些年,隨著保護力度加大,羌塘裏的野生動物恢複極快,尤其食草類。深入荒原,絕不會對突現眼前的藏羚羊、野犛牛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感到驚喜,因為太平常了。野生動物的恢複也帶來了新問題,就是與牧民的衝突與日俱增。荒原南部的牧民經常抱怨,野生動物搶占了草場,肆無忌憚地啃食草根,使得草場沙化越發嚴重。實際上,不是野生動物多了,而是家養牲畜多了。就那麼大一片地,就那麼幾根草,吃的牛羊多了,土地自然就貧瘠了。就野生動物數目而言,即便再多,也不過家養牲畜的一個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