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ay18(1)(1 / 1)

碎石山,碎石鋪地,近二十公裏上坡,卻不那麼折磨人。想起羌塘前,原本騎車至阿裏拉練體能,兩天後在江孜丟了馱包往返。實際上隻騎了一天半,第二天推車上羊卓雍措(簡稱羊湖,非荒原中的羊湖)的岡巴拉山口,輕負重,硬油路,但十多公裏便推得我上氣不接下氣,最後坐等搭車去江孜縣。是不是這個原因,在江孜丟了裝備,老天爺懲罰我的偷懶?從體能角度說,騎上岡巴拉山口的人大把。而今,我也算蘭博了。這也是我喜歡旅行的原因之一,它給予我完全不同的生活和自我,宅男至蘭博的跨越,更多是心理上的。對於旅行,一定要順從內心的指引,不要過度迷信道聽途說,不要被小說似地探險故事嚇著。從未有過遊泳經曆的人,經過訓練,雖然超不過菲利普斯,但至少能狗刨。從漫步陸地到暢遊水裏的巨大飛躍,不是潛能的問題,而是本能。所以,隻要不是極限之地,大部分人都能去,沒什麼大不了。有種高反,不是生理上的,是心理上的。隨時保持清醒,知道極限和本能之間的界限,可以在海拔五千米的地方走上一輩子,但在海拔一萬米的地方活不過五分鍾。

有句廣告語說的精辟,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但也不能忘了自大的悲劇,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一段碎岩熱路,首次隻穿抓絨衣。溫度其實並不高,隻是無風時刻,那光線穿過稀薄的自由大氣,盡情灼烤著它的美味。對於臭美的我,更擔心荒原裏的紫外線化身高超的美容大夫,將帥哥變成豬頭,將豬頭變成烤豬頭。丟失遮陽帽的我,半天直麵陽光,小半天側對陽光,很是憂慮,有哪個女孩子會喜歡豬頭呢。為了科學研究紫外線將帥哥變成豬頭的過程,每隔十天左右,都會用DV或手機自拍一張照片。當天照片,鼻子被曬出水泡,臉已非常浮腫,皮膚有如幹透的膠水。奇怪的是,看著顯示屏裏的自己,當下的念頭居然不是擔心失去美女,而是過幾天又可以玩揭皮遊戲了。

熱了,累了,像鐵板燒似地,躺在一塊溫暖的岩石上仰望天空。

雲從西方天際湧起,向東方漂移,一朵朵不時遮蔽烈日。雲遮時,拉上拉鏈,雲過時,打開拉鏈,溫度轉瞬即變。荒原裏的雲格外多,這與高海拔低氣壓有關,水汽更易蒸發,形成一朵朵遊弋在藍宇中的浮雲。荒原裏的雲富於變幻,特殊的自然環境使得雲極易波動,溫柔與暴戾的界限相互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