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和平下的榮耀(1)(3 / 3)

3、 “澶淵之盟”

景德元年(1004年)閏九月,年過半百的遼國蕭太後領兵二十萬南下攻宋,勢如破竹,來到澶州(今河南濮陽)城下。過了澶州,就是大宋的都城開封。

剛上任不到半年的宰相寇準,竟然把前線的數封告急文書扣了下來,當宋真宗知道時,文書已經摞到一人多高。宋真宗心驚膽戰地看著這些告急文書和一臉平靜的寇準,問他該怎麼辦。

寇準居然問宋真宗:“您是想盡快解決此事,還是想慢慢來?”宋真宗當然是想盡快解決。寇準說:“陛下要退遼兵,隻需要五天時間。”宋真宗認為這好比登天。寇準說:“隻需要您禦駕親征。”

宋真宗聽了,立即魂飛天外。

第二天,仍然心有餘悸的宋真宗召集群臣開會,討論要不要禦駕親征的問題。很多大臣都反對皇帝親臨險境,甚至有人還提出遷都南方。參知政事(宰相秘書)江蘇人王欽若主張遷都金陵;樞密院事(國務院機構)的陳堯叟是四川人,主張遷都成都。

寇準自然大怒,當著王欽若、陳堯叟的麵對宋真宗說:“誰為陛下出這樣的主意,誰就該殺。”又說:“隻要皇帝親征,士氣自然大振,文武大臣協作團結一致,遼軍自可退去。”

寇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分量很重的宰相畢士安和武將高瓊都是這一論調的支持者。宋真宗雖然很不情願,可形勢如此,隻好同意親征。

宋真宗的親征如同大姑娘出嫁,羞怯得很。在寇準等人的極力逼迫下,真宗皇帝才挪動屁股去澶州城。澶州城被黃河分成南北二城。宋真宗的車駕到達澶州時,遼國大軍已經抵達北城附近,宋真宗遙遙望見黃河對岸煙塵滾滾,心中膽怯,不敢過河,央求寇準讓他待在安全係數較高的南城。寇準認為,澶州北城的將士正在浴血奮戰,皇帝親臨會極大地鼓舞士氣。宋真宗沉默不語,因為他怕死,又理虧,自然不敢說話。

寇準又找到高瓊一起來見宋真宗。宋真宗的腦袋都大了。高瓊對宋真宗說:“有全軍將士在,您怕什麼呢,而且,已經到了這裏,總不差這一步了啊。”

宋真宗依舊沉默,他確實不想去。高瓊當機立斷,命令兵士把宋真宗的車駕轉向北城行進。到了黃河渡河口的浮橋處,宋真宗又命令停下來。但是已經晚了,高瓊用鐵錘擊打宋真宗禦車的輦夫的背,就這樣,宋真宗被一群“受刑”的人抬著過了黃河。

魂不附體的宋真宗被人扶著出現在澶州城上,沒有人看到他顫抖的樣子,他們隻看到皇帝親臨,這比得了金山還令人激動。一時之間,城上城下的宋軍與百姓山呼萬歲,震天動地。宋軍因而氣勢倍增。

還未等歡呼萬歲聲消失,宋真宗已經坐上龍輦,風一般地跑回了南城。他的心突突地跳了很久。回到南城後,宋真宗寢食難安,常常派人跑到北城去打探寇準在幹嗎。當密探告訴他,寇準每天都在城上與大將喝酒時,他才有些放心。

不久後,宋真宗離開澶州。宋將張環用威力驚人的床子弩射殺了遼軍先鋒蕭撻覽,極大地動搖了遼軍軍心。另外,遼軍孤軍深入中原腹地已久,供給線長,糧草因而不足,加上遼軍先鋒蕭撻覽被射死對士氣影響極大,蕭太後隻好暫緩攻城。

這時,大宋的使節曹利用登場了。

實際上,宋真宗來到澶州時,曹利用就已經登場。隻是因為雙方在交戰,曹利用沒有機會去談判而已。曹利用的到來讓蕭太後有了台階下,雙方開始談判。仿佛命運注定一樣,大宋要議和。

寇準反對議和,但宋真宗這次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要議和。他對曹利用說:“隻要不割地,一百萬(銀絹)以內都可以。”

曹利用在去談判前,被寇準揪住,警告他:“雖然有聖上的旨意,但你去交涉,答應所給銀絹不得超過三十萬。否則,我就要了你的腦袋!”

曹利用自然是個談判高手,遼國又不想耗下去,所以曹利用真的以三十萬銀絹談成。回來的時候,宋真宗詢問結果,曹利用伸出三個指頭。宋真宗大驚失色,以為是三百萬,說:“太多了!”但立即恢複平靜,還略帶興奮:“三百萬就三百萬吧。”曹利用把真實結果告訴了他,宋真宗心花怒放,比消滅敵國、勝利還朝還要開心。

此次雙方訂立的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澶淵之盟”以後,遼、宋長期保持友好往來,一直到北宋背盟,與金聯合滅遼,這份條約才失效。

阿龍辭典 終南捷徑

終南捷徑的發明者是唐人盧藏用,他告訴天下人,自己在長安城附近的終南山隱居。唐政府派人把這個誌趣高潔的人請出來做官。很多人因沒有發明這種求仕模式而抱憾哭泣。1002年,盧藏用的門下走狗種放同樣被宋真宗請到京城做官。種放不如祖師爺,他“隱居”了足有三十年。

【阿龍看熱鬧】

直麵問題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