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拚了老命一樣的哭鬧驚動了英宗的幹媽曹太後,曹太後知書達理,自然也知道英宗如果真的把親爹叫作親爹,她太後的名號也必須要更改。可曹太後太理解人了,於是,她下了一道詔書,讓英宗稱親爹為爹。
袞袞諸公,竟不如一個女人識相,這實在可悲又可恨。
皇家內部現在是統一意見了,可百官們分成兩派,還爭個沒完,且大有勢不兩立的勁頭。英宗覺得再爭下去也累了,就下令將反對派中哭得最凶狠的呂誨等三人貶出京城。要知道,仁義是大宋皇帝一貫的美德,吩咐將他們趕出去的同時,英宗又特地交代:“別把他們搞得太狠。”接著宣布:親爹就是親爹。不能因為做了皇帝就連親爹也不能認了。
反對派的人感覺如雷轟頂,有人聽到這個消息後,就在家號啕大哭;司馬光領著一群人以辭職作為要挾;英宗做太子時的老師現在也跳出來不讓他認親爹。
後來,在歐陽修和韓琦的支持下,在曹太後的周旋下,英宗使盡了各種手段,最終平息了這件事。英宗做皇帝,不過四年而已,而徹底平息這件事卻花了三年時間。
阿龍辭典 大宗小宗
英宗認親爹的事,我們可以用這樣一個例子來說明。一個地主娶了兩個老婆,大老婆生的第一個兒子有資格繼承他的一切,第二個兒子就沒有權。而小老婆即使生下一條龍,也沒有任何繼承資格,除非他造反。這就是周公當年定下的嫡長製。大老婆的第一個孩子是大宗,其他的孩子和小老婆生的孩子全是小宗。但有一天,這個繼承一切的男人沒有後代,該怎麼辦呢,他就要去他兄弟那裏——同父同母的同父異母的都可以——領養一個“兒子”,這個兒子長大後,他就可以把一切都交給這個兒子。現在,英宗就是這個兒子。
【阿龍看熱鬧】
認死理的人真可怕
因為做了皇帝,親爹不是爹,幹爹才是爹,這事兒,真是夠邪門的!但“存在即合理”,荒謬的背後,一定有一條一以貫之的邏輯,而且這邏輯平時大家都覺得對,都遵守得好好的,但突然有一天,遇上了特殊事件,頓時顯出了僵硬可笑的一麵。這樣的事情在生活中太多了,大到戶口、身份證問題,小到在財務科報銷一頓飯錢……隻能感慨:活著可真不容易,就算做了皇帝,也這麼不自在。
宋朝經過了真宗和仁宗兩任皇帝的和平歲月後,暗藏的危機也漸漸露了出來。因為政府有困難,所以才有人想到要改革。改革的主角就是新上任的皇帝宋神宗,還有新上任的副宰相(參加政事)王安石。
王安石變法是北宋乃至中國曆史上的一件大事,同時也是件難事,自宋神宗起用王安石變法,北宋的曆史就成了變法派(新黨)與反變法派(舊黨)短兵相接的爭鬥史。
1085年,隨著神宗去世,從1069年開始的斷斷續續的變法宣告失敗。從此,宋朝就在安逸的生活中,徹底喪失了向上努力的意誌。
阿龍記事貼
最不得清靜的皇帝
1063年,英宗即位。宋英宗堪稱是大宋曆史上最不得清靜的皇帝了,在位不過四年,一上台就被群臣來了個“濮議之爭”,爭了三年,弄得人人都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