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_“阿拉伯之春”要走多遠?(6)(1 / 1)

18個成員國對該決議投了讚成票,敘利亞、也門和黎巴嫩投了反對票,伊拉克棄權,這意味著敘利亞問題的決議獲得通過,而該決議的核心是:凍結敘利亞的阿盟成員資格;對敘利亞實施經濟與政治製裁。如果敘利亞在11月16日前未能執行阿盟此前提出的和解協議,阿盟將開啟與敘利亞反對派的對話。

決議通過後,阿拉比和哈馬德解釋說,四個月來,阿盟一直就停止暴力衝突事件與敘政府保持接觸和磋商,但“所有的努力”都沒有取得結果。阿盟希望這一問題能在阿盟範圍內得到解決。他們還表示,希望敘利亞政府在11月16日決議生效之前改變立場,與阿盟一起解決當下的危機。

對於阿盟的決議,作為阿盟創始國敘利亞的駐阿盟代表優素福?艾哈邁德代表敘利亞出席了當天的會議。他表示,阿盟凍結敘利亞成員國資格的決定是“非法的”,違背了阿盟憲章和內部機製,而敘利亞國內的反應更加激烈,“上百萬”的巴沙爾總統支持者除了在全國多個大城市舉行盛大抗議示威外,更是接連襲擊阿盟多個成員國、土耳其和法國駐敘利亞的使領館。

巴沙爾總統的支持者先是衝擊了沙特駐大馬士革的大使館,用石塊砸碎了使館的窗戶玻璃,並且“洗劫”了部分辦公室的物品,直到防暴警察出重拳才將其驅散。一些民眾衝進卡塔爾駐大馬士革大使館,降下卡塔爾國旗換上敘利亞的旗幟。情緒激動的民眾同時衝擊了土耳其駐大馬士革的大使館,駐阿勒波和拉塔基亞的領事館。他們高呼反土耳其口號,朝使領館內投擲石塊,並且試圖衝入使領館內。法國駐阿勒波和拉塔基亞的領事館也同樣遭到衝擊。

事發後,法國、阿盟和海灣合作委員會立即發表聲明,強烈譴責這一行為,並且要求敘利亞政府采取措施保證各國駐敘使領館的安全,而土耳其政府於14日宣布,將其駐敘利亞使領館的外交官家屬撤回國內,並且將視“局勢的發展”決定外交官們的去留。

敘利亞官方對阿盟決議做出的正式回應是,呼籲阿盟立即召開“新的緊急會議”,並且邀請阿盟和阿拉伯國家官員前往敘利亞,以“監督”敘利亞政府落實阿盟和解協議的情況。

11月14日,在巴沙爾支持者衝擊了使領館之後,土耳其也做出了重要的回應——土耳其外交部與敘利亞反對派“敘利亞全國委員會”的代表在安卡拉舉行公開會麵。

此外,土耳其國家新聞社當天還報道稱,敘利亞反對派眼下正全力組織一個團結一致反巴沙爾總統的陣線,並且爭取在土耳其設立“代表處”的許可,而這個“代表處”幾乎帶有明顯的“外交使團”的性質。據了解,“敘利亞全國委員會”的代表已經正式向土耳其外長親自遞交了申請書。

阿盟的決議立即觸發了歐美的連鎖反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