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探秘辦公室裏的那些事(3)(1 / 3)

案例三:小劉知道自己確定無法完成本季的銷售任務了,這也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來跨越多個部門,需要各方神仙層層審批;二來對方的負責人總是處於出差狀態,國內國外神出鬼沒;三來自己家事纏身,也確實沒有那麼多的額外時間來分給工作。其實任務本身就失敗在一個“拖”字上,配合部門拖,對手拖,自己被拖得筋疲力盡,也不知不覺地跟著拖起來。時間是轉眼就過,自己擬訂的時間表一天天地勾下去,小劉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焦慮……怎麼辦?如何跟上司解釋?如何再跟客戶聯絡跟進?這一份季度末報告,好難下筆。

避免這類爛尾工作,首先要誠懇地描述事實,不能對自己的失誤有所偏袒。即使是一個不成功的事例,老板也喜歡看到清晰明確的解釋,而不是急赤白臉地為自己辯護;在做這個事情的時候,將你的時間表細化到每一階段具體的事情,標注出是因為誰的原因而無法完成進度,譬如當對方負責人忽然決定去巴厘島度假,這其中耽擱的15天當然不能算在自己的賬上;最後,明確出下一階段的解決辦法:如何解決此項目,最大可能地執行補救工作。

案例四:恩怨爛尾,小人陷害設置路障--人事關係入僵局

莉莉與何花本來是同一批進入公司的員工,在新員工培訓會上認識,沒幾天就好得同進同出,連周末都約在一起逛商場。何花為了爭取總經理助理的職位蓄謀已久,瞞著上司報了EMBA的培訓班,跟同事隻說去學車,其實卻是去上課。沒想到莉莉心直口快,午飯時無意說了何花最近上課的事。頓時何花上司的臉就拉下來了。

何花挨了一頓批,同時被勒令不許再以任何借口擅自請假出去。何花破釜沉舟,索性直接發短信給了自己的大老板,申明前因後果,大老板很賞識她的勇氣和好學精神,果然提拔了她做自己的助理。這一下棋行險招,反而勝出,何花意得誌滿,上司灰頭土臉。對莉莉來說,可是苦難的日子開始了。

平時的小事刁難也就不必說了,本來趕上年終考核這樣的大事,莉莉這樣的人事部骨幹就忙得團團轉。何花硬是有本事傳老板的命令,抽調莉莉去做年會籌備活動,那500多份員工的績效表格,莉莉足足加了10天的夜班才做完。心急難免出錯,被老板點名批評,結果年會那邊的布置工作,因為人手不夠,眼看著就要到了,還是事事都沒齊備。

莉莉很想找老板理論,何花笑吟吟地看著她,目光分明是:哼,你出賣我在先,如今要你的好看。

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

第一,如果工作上有具體的某個人針對你,你必須要先麵對這個人與你們之間的恩怨,不能跳過這些不談,直接去理事情的是非。治標先治本,要先與這個人去交涉,做好一切理順關係的準備;

第二,不要回避矛盾也不要怕別人知道你們之間的問題,尤其是老板,不要以為鬧人事糾紛總是會給老板留下負麵的印象,要知道,在評判某事對錯的時候,如果加上一句“某與某不和”,那麼最終的責罰,是誰也逃脫不了責任--也就是說,別人固然能整你在先,但想全身而退,也沒那麼容易;

第三,把你的工作困境跟上司申訴清楚,不要忘記適當地提一兩句自己與對方的新仇舊恨,請上司代你做主與更上一層解釋此事。

從上麵這些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如果不幸掉入別人設置的陷阱,你自暴自棄、自怨自艾肯定不是辦法,而選擇跳槽也不是長久之計。與其“很傻很天真”地期待找到一個職業天堂,或者破罐子破摔,不如腳踏實地地穩定情緒、調整心態。因為心態好了,才可能找到好的視角來開闊視野,甚至找到事物的正麵因素。試想,如果你真是毫無能力之人,恐怕任何陷阱都輪不到你。有掉陷阱的資格,代表著你有很強的競爭對手,也意味著你有更大的動力去進步。而一個好公司要向前發展時,會首先考慮那些不斷去拚搏奮進的員工。甚至有老板認為,不犯錯誤的員工不是好員工,一個員工他做得多所以出錯概率才增加,如果你什麼也不做,平平庸庸、安安穩穩,自然是不會犯錯,可是又為企業貢獻了多少呢?

當然,陷阱也和錯誤一樣,有些陷阱是可以給你加分的,結局類似因禍得福,就像有的錯誤可以被原諒甚至可以凸顯出你的勤奮。並且,大部分陷阱,都不是大是大非的問題,所以可以秉承著吃虧是福的原則,大大方方地去掉陷阱。你見過一輩子掉陷阱的人嗎?風水總要輪流轉,理清了這一點,心態就平和很多。不過我們還是要擦亮眼睛看看哪些陷阱是堅決不能掉的,否則一旦掉進,輕則喪失工作,重則影響整個職業聲譽。

Lesson 3 辦公室政治也會水土不服

辦公室智慧:“辦公室政治”,一個從美國華爾街緣起的詞彙,多少帶著些爾虞我詐的感覺,但現實生活中誰都逃不開這一切,因為“辦公室風暴”從來不長眼睛,弄得不好你就成了風暴中心。所以,與其刻意躲避,不如好好享受“辦公室政治”。放下所有的不屑和無奈,多結交應交的朋友,少與同事結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