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也可以看出,呂布這個人要裏子不要麵子,禮義廉恥這些,遠遠不如現金來得實在。話說當夜二更時分,呂布提刀進入丁原帳中,丁原正在秉燭觀書。在整個《三國演義》中,有這個夜裏點燈讀書造型的隻有三個人,劉備、關羽和丁原。
作者把丁原和劉備、關羽並列,可見對丁原這個人是很欣賞的。然後呂布一刀砍下丁原首級,當真是人狠,話不多。呂布殺起爹來就是眼睛一閉一睜的事,手起刀落,幹淨利索。臨了,丁原都還叫呂布奉先,都沒想到他要殺死自己,說來也是諷刺,呂布字奉先,奉先就是侍奉先人的意思,而他卻親手殺了,意思問題出在哪呢?他叫布,布奉先,就是不尊重先人。呂布殺完丁原之後,大呼左右,丁原不仁,吾以殺之。肯從吾者在此,不從者自去!
下麵就出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沒有人出來為丁原報仇,不過,大部分士兵都選擇了回家,為什麼這些兵不願意跟著呂布呢?這些兵都是丁原從並州帶來的,帶了這麼久,人家想回家,爭來爭去,好處都是當官的。士兵就是送命的,現在官宣解散,大家不跑,更待何時?
次日,呂布帶著丁原的腦袋來找李肅,李肅帶著呂布去見董卓,董卓看看腦袋,又看看呂布,大喜,這麼好的幹兒子,這個世上可不多,當即擺酒慶賀。酒席宴上,董卓給呂布先磕了一個:卓今得將軍,如旱苗之得甘雨也。呂布受寵若驚,趕緊把董卓扶起,自己跪倒在地。公若不棄,布請拜為義父,好了,才剛死了舊爹,新爹就來了。
那麼問題來了,董卓想不想收呂布這個幹兒子?他就不忌諱呂布剛殺了丁原這事嗎?很多人把董卓收呂布為義子當成是董卓的愚蠢,我覺得不是董卓愚蠢,也不是他不忌諱,隻是此情此景,他不得不收,他要是不收,就駁了呂布的麵子,他招攬呂布這事不就辦岔劈了嗎?說到底。認幹兒子這事,不是董卓心大,是呂布太不要臉。殺一個爸爸,再認一個爸爸,正經人實在是辦不出來。
可以這麼說,呂布的底線之低,讓董卓也甘拜下風。那麼呂布為什麼能做到那麼不要臉呢?因為人不要臉,天下無敵。殺丁原這事他已經辦了,不和董卓把關係鎖死,他以後還怎麼混,不得被人人戳脊梁骨呀,而且董卓此時隻有兩個女兒,正缺呂布這麼一個好兒子,消滅了丁原,董卓的勢力更大,自領前將軍事。前將軍也是官職,論軍銜就是上將。
這裏再說明一下,軍銜和官職是兩回事,何進是大將軍,但他也是上將銜,畢竟大漢的元帥隻能是劉邦、韓進這些創業元老的。然後又封弟弟董旻為左將軍、鄠侯,封呂布為騎都尉、中郎將、都亭侯,也就是說,呂布做了騎兵團中校團長,大家可能就說了,為什麼不給呂布個更大的官呢?很簡單,呂布畢竟是新來的,升得太快就有內部矛盾了。
此時李儒又勸董卓早定廢立之計,董卓這次直接把開會地點設在了皇宮。這次董卓直接宣布廢了少帝,立陳留王為皇帝,群臣惶恐,沒有一個敢出來反對,但是這時候袁紹卻站出來反對了。
袁紹第一次不表態,為什麼這次卻站出來反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