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曹操發矯詔有哪路諸侯響應?為什麼要討伐董(2 / 2)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字伯業,和袁紹、袁術是堂兄弟,也屬兗州刺史管轄。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鮑信大家不陌生吧。當初就是他最早發現董卓進京不懷好意,他想聯合王允、袁紹刺史董卓,他是二人不配合,鮑信一氣之下出走濟北,現在屬於王者歸來,濟北相這個官曹操就幹過,隸屬於兗州管轄。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字文舉,山東曲阜人,屬青州刺史管轄。在《三國誌》中他根本沒有參加伐董聯盟,讓他加起來更多的是突顯討董的正當性。同時先讓大家混個臉熟。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山東壽張人,屬徐州刺史管轄,他是陳留太守張邈之弟,哥哥都來了,他必須得來呀。

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丹陽郡人,今安徽當塗人,在《三國演義》中也沒有記載他參與過伐董聯盟。但是後文陶謙後來和曹操、劉備都有重要的對手戲,也是提前出場混個臉熟。

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字壽成,扶風茂陵人。按理說,西涼是董卓的老家,馬騰為什麼也來了呢?馬騰在《三國演義》中也沒有參加反伐董聯盟,是《三國演義》特意點名讓他參加的,也是為了進一步說明,董卓不得人心,連自己人都反了。

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屬幽州刺史管轄,正史中他也沒有參加伐董聯盟,因為後文戲份還挺多,也被拉進了名單。

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揚,字稚書,並州雲中人,今山西原平縣,正史中他也沒有參加伐董聯盟,但他是唯一來自並州的諸侯,原因很簡單,丁原就是原並州刺史,要是不來一個,丁原死不瞑目呀。

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隸屬荊州,他討伐董卓跟曹操可沒有關係。這個時期他就是袁術的小弟,這就是十六路諸侯,再加上袁紹、曹操,十八鎮諸侯齊聚一堂。

大家看這些諸侯,主要來自關東,就可以看出來董卓當政之後,重用關西集團,導致關東集團的不滿。那麼到底有多少人馬呢?

原文寫道: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各領文官武將,投洛陽來,滿打滿算大概有二十多萬,而董卓剛好也是二十萬人馬,雙方的兵力差不多,更別說人多嘴雜,討董聯盟各懷一心,這仗從一開始就輸了,這麼熱鬧的場合,怎麼能少得了劉備呢?那他在哪呢?

其實劉備已經來了,他就混在公孫瓚的隊伍中。話說,公孫瓚統領精兵一萬五千,路經德州平原縣。正行之間,遙見桑樹叢中,有一麵黃旗,豎起來迎,來者正是劉備。

劉備的長相,隻要看一眼一輩子都忘不了,公孫瓚就問了:賢弟何故在此?劉備答:舊日蒙兄保我為平原縣令。今天聽聞大軍過此,特地在此等候,就請兄長入城歇馬,公孫瓚等著打仗呢,可沒時間去平原縣參觀。但是他對劉備身邊的兩個兄弟很好奇,這二位人才是誰呀?是和你同破黃金的夥伴嗎?他們做什麼官呢?劉備就隆重介紹了關羽和張飛。

公孫瓚直呼可惜:如此可謂埋沒英雄!然後他就向劉備發出了邀請,他讓劉備棄官,一起去討伐董卓,三兄弟就等著這句話,今天不為別的,就是要搭上公孫瓚的順風車,而且前天晚上他們都起好了行動代號,就叫火龍果行動。

如果三國演義中不寫公孫瓚參加討董聯盟,怎麼會有虎牢關下三英戰呂布的戲呀,算起來這是劉備的第二次棄官,這一次棄官會給他帶來什麼收獲呢?諸侯討董戰況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