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曹操是忠還是奸(1 / 2)

曹操是忠還是奸,這期我們來看曹操是如何完成自我蛻變的。

咱們書接上文,董卓跑了。第一個導致的結果就是守衛汜水關的趙岑立刻向盟軍獻城投降。

孫堅驅兵先入,直奔洛陽。劉備兄弟殺入虎牢,諸侯聯軍不戰而勝,孫堅飛奔洛陽,遙望火焰衝天,黑煙撲地,二三百裏,並無雞犬人煙,幾百年的古都變成了一片廢墟。

孫堅轉型消防隊,滅火之後,眾諸侯在荒地屯駐軍馬。對於這個結果,袁紹是要擔責的,虎牢關三英戰呂布之後,他竟然給了董卓退兵的時間,而且進入洛陽之後,他居然還按兵不動。曹操忍不了了,來見袁紹,今董賊西去,正可乘勢追襲。這麼好的機會,你怎麼按兵不動呢?

袁紹的回答真是讓人大跌眼鏡。諸兵疲困,進恐無益,從頭到尾。袁紹都沒打過幾仗,到前線,連一圈都沒走,他居然有臉說累,你累,人家董卓又是挖墳又是搬家的,不比你還累啊。

袁紹有很多次乘勝追擊、擴大戰果的機會,他為什麼不上呢?就問你呂布是不是很厲害,打仗是不是得死人,死了之後誰給補充?我的部隊死光了誰還會管我?這麼一想,和董卓打仗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事,反正袁紹是不想上,他也沒臉開會命令別人上,幹脆咱們大家誰都不上,誰想去誰去。

那麼大家肯定就要問了,為什麼孫堅會上呢?因為他有不得不上的理由,為什麼三國演義隻寫孫堅找袁術要糧草呢?因為他的部隊來自江東,他沒有根據地,隻能指望袁家給他提供,而其他諸侯都在北方,自己是能夠解決一部分的,孫堅的命根握在袁氏家族手中,他必須得聽話,所以袁術斷孫堅糧草這事,屬實的是目光短淺。

看著袁紹這個要死的樣子,曹操的內心是崩潰的,轉頭問其他諸侯。可是大家夥和袁紹的意見一致,絕對不能追擊董卓,曹操一看這正是一鼓作氣擒拿逆賊的好機會,怎麼都不動呢?

當場大怒道:豎子不足與謀!我曹操怎麼會想和這麼一幫沒出息的人一起幹事呢?然後帶著自己的一萬人馬連夜追趕董卓,這裏絕對算是曹操忠心報國的表現。

他知不知道追董卓有風險。他能不知道嗎?他又不是傻子,但他還是追了,這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一段曹操純粹是為夢想買單,不論勝敗如何,他都認了,甚至說他已經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不信,大家接著看,這在後文都有照應的,曹操的人馬並不多,但是行動很迅速。他追的還挺快,他一路追趕,果然追上了呂布。呂布大笑道:不出李儒所料也!李儒早就設計好了口袋陣,他早已安排滎陽太守徐榮埋伏在城外山塢之旁,先放追兵過去,呂布斷後。負責擊敗追兵。然後徐榮最後截殺逃兵,一鼓作氣,嚇退之後的追兵。

這個計策其實有個致命的漏洞。如果呂布輸了呢?徐榮不就等了個寂寞,這裏隻能說明,李儒早就預料到諸侯不和,肯定不會全力追擊,必然是一小股兵力試探一下。畢竟袁紹之前就是這麼安排打汜水關的。

李儒這次蒙對了,還真就隻來了曹操這一路,曹操打呂布,全指著嘴。曹操大叫:逆賊!劫遷天子,流徒百姓,將裕何往?罵人這事曹操還是得跟張飛好好學學,這也太文明了,三姓家奴才更配呂布嘛。呂布罵曹操的話就很有水平,背主懦夫,何得妄言!說曹操背主是說他刺殺董卓,說曹操懦夫,是說他刺殺獻刀,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夏侯惇挺槍躍馬,直取呂布。戰不數合,李傕引一軍,從左邊殺出,夏侯淵抵住,郭汜引一軍,從右路殺出,曹仁迎敵,夏侯惇肯定幹不過呂布,率先敗下陣來,呂布率領自己的騎兵團一個衝鋒。曹操軍團當即崩潰,曹操一路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