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兒子孫策繼任董事長之後,招賢納士,屈己待人,四方豪傑,慕名而來。江東集團一改孫堅的擴張戰略,開始修煉內功,加強團隊建設,為日後積蓄力量。孫堅死了,有人哭就一定有人樂,卻說董卓在長安,聽說孫堅死了,心情那是倍兒開心,吾除卻一心腹之患也!大家都起來,鼓掌三分鍾,都給我嗨起來。董卓突然又問:其子年幾歲矣?有人回稟十七歲。董卓一聽,乳嗅未幹的小子,不足為患,接著唱歌,接著舞,接著奏樂。
從此董卓愈加驕橫,在治國的道路上,發揮聰明才智,花樣百出。首先就是當爸爸,自號尚父,老董自比為薑子牙了,我就是那麼優秀。當然的待遇必須得提上去。皇帝的爸爸叫什麼?太上皇,所以用天子儀仗是不是合情合理?那必須沒毛病呀。
其次,就是重用家人,提拔自己的弟弟。董明為左將軍,鄠侯侄子董璜為侍中總領禁軍,槍杆裏出政權。董卓大事不糊塗,牢牢把握著兵權。於是董氏宗族,不問長幼,皆封列侯,有權不用,就是浪費,這是董卓的人生經驗。你說一個人發達了,是不是得回報親人,讓親人當官這合不合理,這也沒毛病了。
第三,就是給自己修建末日避難所,在離長安城二百五十裏的地方,建了一個郿塢城堡。為了這項浩大的工程,他征集了民夫二十五萬人。郿塢的城牆跟長安城的高低薄厚一樣。董卓說自己最懂基建,果然不假呀。郿塢之內,除了富麗堂皇的宮殿,還囤積了夠二十年吃的糧食。除了糧食,董卓從民間選了美少女八百人,給自己開了後宮,別的金珠寶貝,更是不計其數,把自己的家人全都搬了進來。
老董說了:事成了,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以養老了,反正他是想的挺美的。但是老是住在郿塢,他也會膩,畢竟老董天生就是一個活潑的人,隔個半月一月的,他就到長安找點樂子,等他回去的時候,滿朝文武就在橫門相送。
老董也怪不好意思的,大家夥別走了,今天咱們也吹,一起喝一杯吧。剛好從北地招降的數百降卒經過,董卓靈機一動,幹喝太無聊了,給大家來點刺激的,董卓下令。就在各位大臣的麵前,給降卒做手術,怎麼做呢?或斷其手足,或鑿起眼睛,或割其舌,或以大鍋煮之,整個長安都能聽到哀嚎之聲,百官都傻了,有幾個差點突發心髒病,但是老董鎮靜自若,邊看邊吃,邊吃邊笑,你們看這多有意思,你們聞這味多香,待會你們一人一碗,都得吃的幹幹淨淨的。
那麼為何董卓要殺這些降卒呢?首先,這些士兵不是主動投降的,而是被利益誘降的,人家投降是要兌現待遇的。可是董卓哪有錢呀,有錢也不給他們呀,所以他們必須死。其次,老董他反人類,他真有這個凶殘的愛好。第三,那自然是威脅這些大臣們了,你們一定要乖,不然我也拿你們做人體實驗,殺降卒的效果還不夠,要震懾這些大臣必須得樹個典型。那麼誰這麼倒黴的。
話說有一日,董卓在省台大會百官,省台相當於現在的中央辦公廳,酒過三巡,盧布突然進來,向董卓耳語了幾句,董卓笑道:原來如此,他當即令呂布揪著司空張溫下堂,百官失色,這是什麼情況?不多時,侍從就把張溫的人頭端了上來。百官魂不附體,嚇死寶寶了,看著大家夥吃驚的樣子。
董卓微微一笑:諸公勿驚,張溫結連袁術,欲圖害我,因使人寄書,錯下在我兒奉先處,故斬之,和你們無關。你們不要害怕,這事一聽就離譜。張溫勾結袁術,也許有可能,可是把書信錯送到呂布家中,這送信的人怕不是個傻子吧,怎麼看都是董卓借機殺人。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董卓要殺張溫呢?史料上記載,董卓在和羌人作戰的時候,曾受到張溫的節製。因為作戰不利,張溫差點砍了他,等到董卓進京,張溫也不給他麵子,老董早就懷恨在心了。
這次可算把自己的老領導給弄死了,老董自己是爽了。這他萬萬沒想到,殺官和殺百姓是兩個概念,張溫之死給他引來了殺身之禍。
那麼董卓會招來什麼殺身之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