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為什麼要搞董卓呢?貂蟬又是什麼來曆呢?咱們書接上回。
話說,董卓劇本都沒編排好。他告訴百官,張溫與袁術勾結,想要謀害我,送信的人錯把書信送到了呂布家裏,這理由,傻子都不相信,送信的人都是親信,怎麼可能認錯門呢?這不就是找茬弄死張溫嗎?然後呂布從宴席上把張溫拉下去砍了腦袋,董卓殺了張溫之後,眾官唯唯而散,看著百官的慫樣,董卓不要太開心,這下子自己的江山穩了。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這下他可闖了大禍了。之前他殺百姓,殺降卒,其實百官們並不在乎。甚至說他殺袁氏家族,百官也可以理解,畢竟這是袁紹自己做的,大家還是有個共識的,隻要老老實實是有條活路的。但是董卓殺張溫,這就是無事生非,讓之前百官和董卓達成的共識蕩然無存。
正所謂兔死狐悲,物傷其類。董卓這麼一搞,朝臣立刻人人自危,誰也不知道,董卓的屠刀會落在誰的頭上,其中最有危機感的莫過於王允了,為什麼呢?大家不要忘了,曹操刺殺董卓的時候,從王允那兒借走了七星寶刀,這刀現在還在董卓那兒呢。
曹操刺殺失敗,又搞了討伐董卓的聯盟。這事可不算完,要是董卓哪天高興了,拿出七星寶刀,削個蘋果,切個桃啥的,又想起這回事了,這刀是曹操用來刺殺我的,他的同夥一直沒有找到,這刀到底是曹操自己的呢?還別人給的他?,誰也不知道,董卓知不知道王允才是幕後主謀,萬一哪一天有人告密了,或者董卓真的找到線索了。查到了王允這裏,那王允離著被哢嚓一刀就真的不遠了,換成是你,你能不害怕嗎?
王允成天就生活在這種恐懼之中,他在恐懼中能堅持這麼長時間,已經很堅強了。所以他回到府中,想到白天發生的事情,尤其是張溫那顆血淋淋的人頭,仿佛盤中的是自己,他是坐臥不安,心神不寧,老是感覺自己腦瓜子後麵冒涼氣,怎麼辦呢?
此時夜深月明,他便拄著拐棍到後院散步,他站在荼蘼架側,仰天垂淚,王允又哭了。那麼大家說王允在哭什麼?哭大漢的江山?還是哭自己命在旦夕呢?想來二者都有吧。不過說起來,王允哭,應該算是他的召喚術了。上次他哭引出曹操刺董,這次的眼淚肯定也不會白流。這不,他這一哭,果然引出了一個大美女。
原文寫道:忽聞有人在牡丹亭畔,長籲短歎,召喚術起了作用。可是這誰呀,大半夜的不睡覺,王允躡手躡腳的過去偷窺,非是旁人,乃是府中歌姬貂蟬也,講到這裏,我們要中斷一下故事,好好講講貂蟬這個人物的來曆。
古人形容美女的標準詞彙就是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別對應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那麼大家說為什麼這四位會成為四大美女呢?
畢竟,美貌的女子多的是,歸根到底,她們都是政治人物。沒錯,他們首先是政治人物,然後才是一個美女,西施幫勾踐複仇。王昭君遠嫁邊塞,貂蟬色誘董卓,楊玉環安史之亂,那麼為什麼武則天不算呢?她不美嗎?因為這四位還都是悲劇,他們都是犧牲者,大家都很同情她們,所以這四位也應了絕代佳人紅顏薄命的說法。
這四位美人最有爭議的就是貂蟬了。因為正史中不見她的蹤影,貂蟬的故事多見於野史和雜劇,而且貂蟬這個名字,第一次出場是在元代的《三國誌平話》中,大家想想,元代距離漢代,這都差上百年了。在這個版本裏,貂蟬出場開始就是呂布的媳婦。但是因為戰亂,貂蟬與呂布失散,因緣巧合之下進入漢朝宮中被宰相王允發現,於是,王允定下連環計,讓董卓娶貂蟬,進而激怒呂布,引發呂布刺殺董卓的事件。
有了這個故事基礎,元雜劇的導演編劇,繼續添磚加瓦,進一步完善貂蟬的身世、背景、性格,就比如貂蟬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貂蟬到底是什麼東東呢?貂蟬由兩部分組成,代指兩件器物。貂尾和附蟬,附蟬就是古玉打磨而成,是高官皇親國戚的帽子。在元雜劇《奪戟》的故事中,貂蟬可不姓貂,人家姓任,貂蟬原名叫任紅昌,進入漢朝宮廷後,他負責掌管貂蟬冠,因此才有了貂蟬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