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曹操的人馬到了,漢獻帝長舒一口氣,有救了,不一會,夏侯惇引許褚、典韋等來拜見漢獻帝,漢獻帝正在感動之時,手下就報告說又殺過來一隊兵馬,皇帝命夏侯惇探之,原來還是曹操的部下,那漢獻帝就放心了,隻要不是李傕、郭嗣就成,曹操辦事穩妥呀,怕一支人馬救不了漢獻帝,咱多來點保險,不一會兒,曹洪、李典、樂進都來見駕,這可都是曹操的精銳呀,漢獻帝感動的稀裏嘩啦。
這回終於遇上忠臣了,正要前行,探馬又來報,李傕、郭汜領兵長驅而來,漢獻帝趕緊令下侯惇兵分兩路迎擊,這一打,李傕、郭汜立即大敗,斬首萬餘,曹操的實力,這一下就顯露出來了。
別看李傕、郭汜很猛,那是沒有碰上硬茬子。這遇上曹操直接就潰不成軍了。打贏之後,曹洪一看,本來還以為李傕、郭汜是個人物呢,這也太不堪一擊了。那咱也別去山東了,先回洛陽吧。於是又請漢獻帝先回洛陽安頓,夏侯惇屯兵於城外。
次日,曹操引大隊人馬也趕到了,安營紮寨後,就入城見帝。此情此景,漢獻帝肯定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董卓來過這一出,李傕、郭汜也這麼整過,甚至連草寇李樂也玩過,現在換成曹操了,這個曹操是何許人也呢?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隻能走著瞧了,漢獻帝讓曹操起身,宣諭慰勞。曹將軍辛苦了,就是你的功勞,朕不會虧待你的。曹操就趕緊表忠心,臣向蒙國恩,刻思圖報,我一直想為皇帝盡忠。現在李傕、郭汜二賊惡貫滿盈,臣有精兵,二十餘萬,以後您的安全我包了。
然後漢獻帝就封曹操為司隸校尉,錄尚書事,這官是非常小,你說曹操能高興嗎?我救了你的命,你才給我個司隸校尉,老子當年就是司隸校尉出身,前兩天有個人就給你送點吃的,你還給他封個大司馬,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漢獻帝給曹操封這麼一個小官呢?
其實很簡單,漢獻帝就是試探曹操,我給你這個小官,你是什麼態度?假如你後麵真的當這個官了,那我覺得你是個可信之人,我再給你大官。如果說你對這個不滿意,那就說明你有野心,鬧不好以後會造反,那漢獻帝就知道,曹操肯定是第二個董卓,我還得夾著尾巴做人。
咱們再說李傕、郭汜知道曹操來了,想要速戰速決,這是他倆取勝唯一的機會。曹操這時候遠道而來,人困馬乏,咱們得趕緊搞偷襲。賈詡立刻勸阻,不行,這次的對手非比尋常。曹操兵精將勇,咱還是投降吧,求他赦免,咱們李傕很生氣,你怎麼敢滅自家銳氣?老子當老大當慣了,你叫我當小弟,那是不可能的。
李傕當場就要拔劍斬了賈詡,但是被眾將勸免,你可不能殺,這是咱們唯一的智囊,你把他弄死了,咱們智商就直接歸零了。
但是當晚,賈詡就跑了,投奔自己的同郡將軍段煨。至於賈詡後來怎麼又投奔了張繡,三國演義沒寫,咱們這裏補充下,賈詡很有名氣,段煨自然就很佩服他,但心裏又怕賈詡奪其兵權。所以僅在表麵上對賈詡十分禮遇,其實並不讓他參與軍機。
賈詡多聰明的人,看出後心裏不踏實。南陽張繡和賈詡也是同鄉,一直和他暗中來往,張繡便派人去迎接賈詡,賈詡要走了,有人就問他,段煨待你這麼好,你幹嘛要走呢?
賈詡就解釋了,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我的意思,待遇雖然優厚,卻不可依靠,待久了,一定會被他所害。如果我走了,他一定很高興,又指望我連結外援,一定善待我的家人。而張繡缺乏謀士,對我也會特別好。這麼一來,我和我的家人都能夠得到保全,不得不說,賈詡就是個人精,就這樣,賈詡又去投奔了張繡,事實證明,一切皆如賈詡所料。可見賈詡這個人有識人之明。
咱們接著說回三國演義,話說李傕帶兵來打曹操,但是不得不說李傕、郭汜真的太菜了。
三下五除二,就被曹操打的屁滾尿流,落荒而逃。曹操又親自率眾,連夜追殺,剿戮極多,降者不計其數。李傕、郭汜從此再也翻不起什麼浪花了,他倆後來怎麼樣呢?
忙忙似喪家之狗,自知無處容身,隻得往山中落草去了。從西涼大軍閥、大將軍、大司馬混成當土匪。這人生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
曹操回兵,仍屯於洛陽城外,楊奉、韓暹兩個就開小會了。現在曹操立了大功,必掌重權,如何容得我等?我們倆得找個出路啊。
那麼這倆人準備如何脫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