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衣帶詔事件背後的真相,可能沒有那麼簡單(3 / 3)

他在麵對奸臣時,

不拚盡全力對抗,

而是與其同流合汙,

不是奸臣是什麼呢?

董承開始在曆史上嶄露頭角的時候,

是從漢獻帝逃出關中

,前往舊都洛陽開始的。

這次,董承是作為護駕的人,

當時還有楊奉、韓暹等人,

一起保護漢獻帝與百官往東走,

要說起來

,這群保護漢獻帝的人,本來就成分複雜。

楊奉

、韓暹本是漢末土匪勢力之一的將領,

之後跟隨李傕,

董承是外戚

,也跟隨董卓和李爵

,說這群人都是漢室忠臣的話,

著實是令人難以相信,

而且這個護駕的命令,

最初是由李傕下達的

,而董承最初不過是奉命行事

,隻不過李傕後來又反悔罷了。

這時董承選擇靠攏皇帝,

和李傕、郭汜翻臉開戰,

並保皇帝東歸洛陽,

目的就是讓自己能夠攀上朝堂,

成為權力核心的人物

,董承也因護駕之功,被封為車騎將軍。

至此。董承成了漢獻帝的心腹

在沒有了外敵之後,

內戰就開始了,

董承打起了個人的小算盤

,他看不慣位居自己前麵的韓暹

對他指手劃腳,

一想到身為皇親的自己

,竟然比韓暹矮了一頭,

就渾身不舒服

,為了爭奪領導權,

於是他和韓暹很快就發生了矛盾

,但董承那點實力根本不是韓暹對手

眼看就要落敗了,

於是

善於窩裏鬥的董承,想到了借助外力

,他寫了一封密信

,叫曹操帶兵進京把韓暹趕走,

他以為這樣自己就能成為一人之下,

萬人之上的大將軍,

然而,曹操把韓暹嚇跑之後,

卻一點也不客氣,

自己做了大將軍,

而董承呢

,雖然費盡心機玩弄了一場陰謀,

卻連一根稻草也沒撈著。

獻帝到許都之後

,他還把女兒嫁給了漢獻帝

,他成了皇帝的老丈人

,漢代皇帝的嶽父都不稱為丈人,

而稱為舅,

所以董承被稱為國舅

。所以

三國演義中說董貴妃是董承的妹妹

,是搞錯了。

董承雖然是國舅,

但朝廷實際為曹操掌控

,他和獻帝一樣

,完全被架空了權力。

東漢近200年的時間

,基本是宦官和外戚輪流坐莊,

作為外戚的董承,

自然想恢複外戚的榮耀,

掌握朝政,

董承由於是獻帝的老丈人,

自然有機會接近獻帝,

所以便勸說獻帝除掉曹操

,而獻帝肯定順水推舟就答應了,

畢竟被老丈人控製總比被外人控製好,

所以之後,

董承就一手策劃了衣帶詔事件

但是

,曹操早就注意到董承等人要搞事情

,最後反殺了董承。

三國演義把董承的出身事跡隱藏不寫,把他塑造成忠臣,

當然還是

為了醜化曹操。

咱們接著講回三國演義,

話說曹操殺了這麼多人,

心中依然憤怒異常,

下一個就輪到漢獻帝了。

他會怎麼對待漢獻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