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東征劉備,袁紹因小兒子生病放棄滅曹的機遇。袁紹真這麼草包嗎?咱們書接上回。
話說衣帶詔事件爆發,曹操殺了董承等七百多人,接下來就是收拾漢獻帝了,我不能殺你,但是我也得叫你見識見識厲害。
曹操索性帶著劍入宮,直接逼迫漢獻帝,並且當著漢獻帝的麵殺死了董承的妹妹董貴妃,董貴妃此時早已有了四五個月的身孕,任由漢獻帝苦苦哀求都無動於衷。
曹操要殺董貴妃的理由很簡單,董貴妃可是董承的親妹妹啊,我把董貴妃一家都給送走了,董貴妃能不在漢獻帝麵前吹枕邊風嗎?萬一她在慫恿漢獻帝找外援咋整,留著她就是個大禍害呀,一家人肯定得整整齊齊的離開人世嘛,漢獻帝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老婆,還有未來的孩子被曹操給弄死了。估摸這是他這輩子當皇帝以來最慘的時刻了,救不了老婆孩子,相當的絕望啊
曹操辦完這個事情,就跟太監們說,今後任何漢獻帝的親戚,沒有我的旨意,都不準進宮門,又撥了三千禦林軍,讓曹洪統領,圍著皇宮視察。
衣帶詔這件事的結局,整個朝廷被曹操來了一次大清理,他處理了董承反叛集團,震懾了天子,清理了皇宮,但是衣帶詔中還有兩個人跑了,就是劉備和馬騰。
此時曹操對程昱說,現在董承死了,但是馬騰、劉備這兩個禍患,我對他們那麼好,他們居然還聯合要弄死我,不可不除。
咱們之前也說過,在正史中,馬騰從未到達許都,而是在關中一直觀望著中原的局勢,他沒有參與衣帶詔事件,三國演義把馬騰牽扯進來,是為了後麵馬超起兵攻曹操做鋪墊。
曹操決定發兵,找簽署投名狀的馬騰和劉備算賬。想法是美好的,但實際情況是很不客觀的,因為這倆人都是有地盤的軍閥,不是曹操動動嘴就能滅了他們的,而且曹操的謀士也不同意。
程昱就勸曹操說,馬騰屯兵西涼,不可輕舉,咱們隻能去慰勞他,不要讓他造反,把他騙入京師,然後悄悄的幹掉。至於劉備這廝現在徐州,好歹也算一方諸侯,也不可輕敵。況且袁紹屯兵官渡,一直有圖謀許多的野心,我們一旦東征,劉備勢必求救於袁紹,袁紹乘虛來襲,咱們如何阻擋呢?其結果就是陷入了一個三麵包圍的狀態,到時候會跟呂布一樣把自己作死。
但曹操心態強大呀,就搖頭說,非也,劉備是個人傑,我若不現在幹掉他,待其羽翼豐滿,就更難辦了,我得把他掐死在搖籃裏。袁紹現在雖然挺強大,但是這個人好謀無斷,做事猶豫,不足為慮!
正商議間,郭嘉也進來了,曹操也問的,我要去東征劉備,有袁紹之憂,怎麼辦呢?郭嘉和曹操的意見一樣,袁紹這個人多疑,還反應遲鈍,謀士之間還互相嫉妒,不足為患。現在這個劉備是重新整頓,剛剛占據徐州,人心未服,咱們這次去一舉可得。
曹操大喜,說,你看,郭嘉就是我肚裏的蛔蟲,你看多配合我呀,正合我意。於是起兵二十萬,分兵五路下徐州。
細作探知,劉備也得到信了,孫乾先到下邳報知關公,然後到小沛報知玄德。咱們上回說了,劉備兵分徐州、下邳、小沛三地,形成了一個可以相互策應的犄角之勢。
劉備就和孫乾商議說,目前這個情況,正麵對抗不行,咱們隻有一條出路,就是向袁紹求救。於是劉備修書一封,派遣孫乾到河北,孫乾先見到田豐,說了前後經過,要求引薦,田豐帶著孫乾見到袁紹,呈上書信。
按說袁紹肯定會跟劉備聯兵出擊,讓曹操進退維穀。然而這個時候袁紹出事了,麵容憔悴,衣冠不整,整個要死的樣子。田豐就很納悶,主公你怎麼了?何故如此?
袁紹就說,我要死了,我沒救了。田豐都傻了,主公何出此言?其實也不是袁紹要掛了,是他兒子要掛了。袁紹一肚子委屈,我有五個兒子,但是我最心疼小兒子,他現在患了疥瘡,馬上就要掛了,我什麼事都沒有心思管了,看不出來吧,袁紹居然還玩鐵漢柔情,還是個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