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邦交正常化親曆記(1)(2 / 2)

佐藤麵如土色

1971年8月,88歲高齡的日本自民黨眾議員、反主流派元老鬆村謙三先生與世長辭。鬆村先生為日中友好和恢複邦交奔波勞碌,貢獻極大。他曾四次訪華與周恩來總理會晤交談,達成以“漸進積累的方式”改善兩國關係、實現正常化的共識。他是中日雙方當時聯係渠道內日本方麵的最高負責人。周總理一得知鬆村病逝的消息,直接在當日的大本《參考消息》上批示,要即刻發唁電和派身份較高的人前往日本吊唁,接著又具體交代和指派對外友協會長、中日友協負責人王國權(前駐波蘭大使)偕隨行人員王效賢以及我專程去東京參加葬禮和吊唁活動。這一舉動充分體現了我國領導人和人民對鬆村為改善日中關係獻身精神的讚賞,也是對頑固推行錯誤對華路線的日本佐藤政府的一大打擊。

作者隨同王國權副會長參加鬆村謙三先生葬禮

8月25日,我們一行在經香港到達東京的時候受到了熱烈歡迎。不僅日本各黨派、團體、朝野的新老朋友、華僑、華人與朝僑總聯代表都到機場歡迎,日本內閣也開會決定派官房長官竹下登和官房副長官三原朝雄前往機場迎接。

鬆村的追悼會和葬禮在東京築地本願寺舉行。葬儀樸素而莊重,大廳布滿花圈、挽聯。有名氣的政治家、經貿界頭麵人物,文化藝術、體育衛生各界人士,黨派團體的負責人以及鬆村先生家屬、親朋和生前友好共四千多人到場。由於專程從國外前來吊唁的隻有我國的王國權會長一行,所以我們成了全場為人矚目的貴賓。

追悼大會首先特別宣讀了周恩來總理發來的唁電,電文讚揚這位卓有遠見的政治家把晚年獻給日中友好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深為中國人民所欽佩。王會長單獨向鬆村先生遺像鞠躬致哀,並按日本習俗進香。他代表周總理、代表中國各界向鬆村先生家屬表示了慰問。

作為主祭人的自民黨總裁佐藤榮作一進場便主動前來與王國權會長握手並低下頭說:“蒙長途跋涉前來,辛苦了,我深表謝意。”而王會長隻是點了點頭作為禮儀性應對,幾乎未予理睬。佐藤猶如吃了一記悶棍,似乎還想表白什麼,又覺得無趣,不得不悻悻而去。後來他在追悼會結束離場前又專門到王會長麵前握別說:“長時間的葬禮辛苦了。回國後請代為問候周恩來總理。”王國權仍未做應答,佐藤再次碰了一鼻子灰。我想“此時無聲勝有聲”,不語更有千鈞力。我站在旁邊看到佐藤當時的表情是:麵如土色,難堪之極。其實早在佐藤得知王國權會長要來參加葬禮的時候,就曾多方設法通過自民黨內同中方關係密切的藤山愛一郎、古井喜實、田川誠一等人安排與王國權的會晤,均遭拒絕。今日佐藤之下場,已在我們的意料之中。

王國權副會長在鬆村謙三先生葬禮上與主祭人、時任日本首相佐藤榮作碰麵。“土沙盤”傳達指示

1972年7月,內外交困的佐藤榮作內閣被田中角榮內閣取代,給中日關係帶來了新的轉機。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國上海芭蕾舞劇團按計劃啟程訪日進行公演。演員和舞美班底都來自上海,而團長是我前駐東京備忘錄貿易辦事處的一把手--“日本通”孫平化。我們一些來自外交部和對外友協的工作人員也參與其中,全團共208人。我的工作是團長秘書兼外聯,還負責與國內的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