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邦交正常化親曆記(2)(1 / 2)

當我們從北京出發,乘車經廣州到香港時,還是佐藤內閣執政,而飛抵日本東京的時候田中內閣已經產生。真是時隔三日,兩屆內閣,變化神速。田中首相在第一次內閣會議上就明確表示,“要以實現同中華人民共和國邦交正常化為急務”。對此周總理也立即發表講話回應說,田中新內閣要加緊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這是值得歡迎的”。兩國政府首腦的呼應表態,預示著中日關係的黎明曙光到來。孫平化率團抵日本後,立即與我國駐東京聯絡處的新任首席代表肖向前和代表團以及聯絡處的有關同誌,投入了緊張的工作。不久隨我農業代表團來訪問日本的外交部日本處陳抗處長帶來了周總理的重要指示。他把我們都叫到了駐東京聯絡處。為保密起見,他在“土沙盤”上連寫帶說,一字一句如實做了傳達。“土沙盤”就是小孩在幼兒園和學校用的那種簡易文具複寫板,寫過後一拉,字就消失了。周總理指示說,田中要加緊實現中日關係正常化,我們表示歡迎,這是毛主席的思想和戰略部署。毛主席講我們要采取積極態度,對方能來談就好,談得成談不成都行,總之現在已經到了火候。這回不能隻“刮旋風”了,要落地。周總理針對孫平化、肖向前的名字,生動地指出:孫平化就是要“萬丈高樓平地起”;肖向前要“繼續向前”。“平地起高樓”和“繼續向前”,就是要在已有民間外交日積月累的基礎上,通過廣泛細致的工作,推動田中下決心采取行動實現訪華,以最終解決中日邦交正常化問題。我們根據周總理的指示,把要做的事情、工作和要見的人一一排隊,製定了詳細的活動日程表。

上海芭蕾舞劇團的節目《白毛女》和《紅色娘子軍》,內容情節動人,演員技術高超,演出獲得好評,使廣大觀眾增進了對我國的了解和感情。與此同時,孫平化、肖向前等則利用觀看演出、外出拜訪、宴請會見等機會,廣泛接觸各界新老朋友,分別不同對象,有針對性地做了大量工作。在與日本政治、經濟、文化、藝術、輿論媒體各界以及友好團體交流的基礎上,他們先後四次會見了大平正芳外相,就兩國關係正常化問題進行了充分的交談。隨後,8月15日,田中首相在東京帝國飯店會見了孫平化和肖向前,陪同的有內閣官房長官二階堂進、首相秘書官木內昭胤、小曾啟一、中國課課長橋木恕等。在當時日本和“台灣當局”還保持著所謂的“外交關係”的情況下,現任首相正式會見我國訪日代表團負責人和駐日機構代表尚屬首次。孫平化、肖向前向田中正式轉達了周恩來總理對他的訪華邀請。田中首相愉快地接受了邀請並感謝周總理的深情厚誼。田中認為,一海之隔的日中兩國解決關係正常化問題的時機已經成熟。他表示將進一步協調黨內意見,做到在“萬無一失”的情況下,前往中國以求“有終之美”。

在這次會見後,中日雙方都向記者發布了有關消息,實際上等於預發了田中近期將訪華的新聞公報。這就意味著推動田中訪華的工作收到實效,兩國人民期盼已久的中日邦交正常化即將成為現實。

“目暖”酒香楓葉紅

1972年金秋,組閣剛剛兩個多月的日本內閣田中角榮首相,接受我國周恩來總理的邀請,偕大平正芳外相、二階堂進官房長官等52名高官成員,乘道格拉斯DC-8型日航專機於9月25日11時30分直達北京,開始對我國進行正式友好訪問。隨行的還有八十多名媒體記者和近百名先期抵京的電視轉播和衛星地麵站的技術人員。

早在中日民間來往頻繁的20世紀50年代,毛主席、周總理就說過,兩國恢複邦交這樣的大事還得靠當政的領導人,但日本隻有下了台的首相才來中國,不過我們可以等待,北京的機場隨時準備為之開放。實際上,我國政府也一直準備采取行動,實現中日關係的正常化。50年代中期,周總理向當時的鳩山一郎首相發出了正式的邀請,兩國駐日內瓦的總領事還就促進中日關係正常化問題進行過直接接觸。但囿於美國壓力,日本無法實施獨立自主外交而做出響應,致使我國的中日兩國官方關係正常化設想與計劃未果而擱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