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隔岸觀火(3 / 3)

8月25日,盟軍解放巴黎;10月初,英軍突破德軍防線,向縱深推進80公裏,把戰場推向德國本土。不久,東西對進的蘇、美軍隊在德國易北河會師。1945年5月9日淩晨,納粹德國正式向盟軍投降。美、英兩國在“二戰”中,由於采用“隔岸觀火”的策略,沒有及時開辟歐洲第二戰場,期間使蘇聯經曆了兩年多最困難最危險的衛國戰爭,2000多萬蘇聯人死在德意法西斯軍隊的鐵蹄之下。丘吉爾所作所為,其用意正如l?傑烈比在《丘吉爾秘密》一書所述,“丘吉爾希望蘇聯在戰爭中流血犧牲,希望蘇聯在勝利時已完全筋疲力盡,無法在歐洲和世界起首要作用……丘吉爾企圖通過戰爭削弱蘇聯,他希望蘇聯人孤立地同德國人鬥,這樣,不論戰爭的結局如何,雙方都將財盡力竭。”丘吉爾使用“隔岸觀火”之計,使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加劇了戰爭帶來的損失,而對英國來說所受的戰爭損失相對蘇聯來說要少得多。

中國是鋼鐵生產大國,有鋼鐵企業700多家,2009年鋼鐵產能已達6.6億噸。由於我國國產的鐵礦石品位較低,我國生產優質鋼鐵的鐵礦石絕大部分依靠進口解決。我國鐵礦石進口占世界鐵礦石貿易量半壁江山,排名鐵礦石進口第一。直至2009年上半年,我國具有鐵礦石進口資質的企業有112家。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作為世界鐵礦石第一進口大國,但一直以來對鐵礦石價格沒有話語權。而鐵礦石定價權卻集中在澳大利亞力拓、必和必拓以及巴西的淡水河穀這三家供應商與日本等國少數幾個進口商的手裏。2008年在屈指可數的鐵礦石供應商的裹挾下,2008年鐵礦石塊礦價格比2007年上漲96%多,粉礦上漲80%,達到每噸140美元以上。2009年在世界金融危機的衝擊下,鋼價大跌,中國的鋼鐵企業也出現大麵積虧損,年初滯留在碼頭的鐵礦石最低價格跌到每噸30美元。

本來中國鋼鐵企業要求鐵礦石出口的巨頭降價到2007年水平無可非議,以後又退步要求在2008年基礎上降價40%,但是談判了半年多,三大鐵礦石巨頭就是死不鬆口。究其深層次原因,關鍵是中國鋼鐵企業裏有內奸,被鐵礦石壟斷集團小恩小惠所收買,出賣了中國鋼鐵企業的商業秘密,讓對方掌握了我們鐵礦石談判的策略與談判底線,加上我們有進口資質企業太多,互相之間無序競爭,你不買他買,互相傾軋,哄抬進口價格。世界那幾個鐵礦石巨頭坐在那裏,靜觀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坐享“隔岸觀火”之成。世界鐵礦石巨頭從我們國家身上不知巧取豪奪了多少“隔岸觀火”的效益!有的經濟學家估計,僅2008年就使我們國家鋼鐵企業損失7200億元。

股市中,一旦大盤進入熊市或者某一個股在一定時間段進入下降通道,對於中小散戶的股民來說,由於倉位較低,進出便捷,船小掉頭快,有可能趕在莊家之前順勢而為,減輕倉位,甚至是果斷割肉斷臂,退出股市,與熊市之“火”進行隔離,防止引火燒身。而對於莊家或大機構來說,由於倉位沉重,在市場都認知熊市來了後實現全身而退,不被熊市“火”星所濺,其可能性相反微乎其微;莊家機構要實現全身成功而退,除非其對市場脈搏掌握精準,先知之明,預作準備,提前行動,否則是不可能的。在2007年10月16日上證指數達到峰值點,滑至2008年10月28日上證指數穀底點的一年多的熊市中,被套機構、基金的比例絕不是一個少數。

這些被套的機構、基金等實力雄厚的投資人,被熊市的大火包圍之時,為了自身利益,必然不顧一切地進行減少損失的掙紮,以致引起股市中產生多殺多的慘烈博弈,股價也會應聲而持續下滑。中小散戶對於多殺多的熊市行,沒有必要為了謀取一點蠅頭小利加入到多殺多的股市爭鬥中去,而應該遠離這種爭鬥,絕不能圖一時技術反抽的機會,參與火中取栗的冒險操作。隻有在股市基本麵轉暖後,那些在熊市中被深套其中的投資人心衰力竭,資金難以為繼,再也無力互相搏殺,股價缺乏向下動力,普遍采取就地臥倒之時,原先“隔岸觀火”的投資者,靜觀底部特征越來越明顯後,才宜選擇介入逐步建倉,以求在熊市中抄底,其投資安全性以及最終投資收益顯然要優於待在股市參與爭鬥的投資人。

【,謝謝大家!】

《博弈兵法》僅代表作者李椒良的觀點,如發現其內容有違國家法律相抵觸的內容,請,我們立刻刪除,

(本章完)